第163章入宮
冬季,約農歷十二月后,北方運河便冰凍,尤以山東段嚴重,漕船皆停航,朝廷有規定“霜降后封閘,清明前開閘”。
李顯穆一行人一過淮河向北,便棄船改馬,卻依舊趕上了茫茫大雪,按理說改稍等幾日,這等時日出行頗有幾分危險,可使團眾人皆急著回京,希望能在上元節前回去,年節已然錯過,若再錯過上元節,下次團圓便是中秋了,也想盡快將身上擔子卸下去。
一行人奔馳于茫茫蒼白之間,自淮河以北一直連綿到大片華北平原上,俱是蒼茫之景,浩浩荒涼之色,真是千山孤寂,飛鳥盡絕,萬徑人滅。
甚至過山東的村莊時,能看到頗多殘破之相,夜間一行人歇腳飲著暖身酒時,說起白日見聞,便當作閑談,聊起來。
“往江南去的時候,是坐船而過,還不曾深入,如今再看,雖然有冬季蕭瑟之因,但山東還是能看出頗為殘破,尤其是從江南回來后,簡直天壤之別。”
“實屬正常,山東從元末時就是紅巾軍和蒙古人的主戰場,頗為殘破,洪武時就頗多流民,朝廷難以安置,靖難時又打的北方有些殘破,直隸乃是順民在陛下登基后多有善政,可山東卻沒有這樣的待遇了。”
李顯穆聞言已經深深皺起眉頭。
又有人道:“我本家兄弟在山東為縣令,這些年山東的天災頗為嚴重,前些年濟南府的蝗災和疫病,據說有上百萬畝田地荒蕪。”
這下李顯穆再也坐不住,震聲道:“上百萬畝田地荒蕪,那該有多少災民受難,怎么此事內閣……”
說到半路李顯穆突然住了嘴,因為他突然想起那時他還在守孝,沒有入內閣。
山東的政治地位在大明的政治版圖中不算高,因為在靖難過程中,山東抵抗非常激烈,而濟南則是抵抗燕軍的橋頭堡,甚至可以說險些斷絕了朱棣的王者之路。
眾人見狀都住了嘴,他們都知道李顯穆是天子近臣,別看只有四品,但實際上的權力很大,那些江南二三品的大員對他都頗為恭敬。
李顯穆沉沉皺起了眉頭,而后突然開口問方才說山東蝗災之人道:“你本家兄弟可曾說過山東百姓喜好信教嗎”
“回撫臺話,自然是喜歡的,山東當初是紅巾軍的根基之地,劉福通早在至正十七年就占據山東,明教在民間傳播很廣,這……”
他說著便停住了,眾人皆駭然望向李顯穆,再蠢的人也知道李顯穆在說什么了,明教和白蓮教是脫不開干系的,大明的建立雖然和明教干系甚大,但正因如此,才更斥白蓮教和明教為邪教。
山東殘破,百姓生活困苦,再加上早有這等信教的思維,那豈不是妖人作亂的上佳之地,一個不好可能就會有奸人作亂。
見眾人頗為緊張,之前最嚴肅的李顯穆反而放松下來,“諸位不必如此緊張,事情還沒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既然知道了山東暗藏的危難,此番回京后只需要向陛下稟告即可。
只要山東百姓的日子比現在好起來,妖人就沒法煽動,明日若是個大晴天,我等便再多行百里,盡快回京去。”
“是!撫臺!”
眾人齊聲道,在漆黑的夜空中回蕩,夜漸漸深了,除了看火堆的人外,其余人皆裹著厚衣沉沉睡去。
……
正月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