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想想,可能會開罪英國公府,還是算了。
很多人對古代納妾有誤解,大丈夫三妻四妾的確是正常。
但在娶正妻前納妾,通常會被認為是家風不正,如果在娶正妻前有了庶長子,那就更完蛋,能娶到的正妻會下降兩個檔次。
娶正妻后納妾,如果正妻娘家強勢,也要征求一下意見,那些政治聯姻沒感情還好,若是有感情的,絕對會家宅不寧。
古往今來,都沒女人會真心實意的愿意將丈夫分享給其他人,包括長孫皇后、馬皇后這些賢后其實也一樣。
但為什么她們是賢后,因為她們心里并不局限于癡男怨女的兒女情長,而是心懷整個天下,知道皇帝一定要六宮平和、子嗣昌盛,后宮關聯著前朝,這便是賢后的格局。
李顯穆自然不知道有許多權貴人家盯上了自己,漢王被強行就藩后,京城局勢大有變化,對于他而言也頗為不同,這段時日他已經兩次往英國公府拜見。
他知道這是有些勛貴家希望借著自己向太子表達友善的意向。
很多勛貴之前都站在漢王一邊,現在眼看漢王徹底沒了入主東宮的希望,自然焦急。
他們這些勛貴家,和文官不一樣,是完全依賴于皇室的,若是開罪了未來皇帝,甚至爵位都可能保不住。
李顯穆給出的回答是一樣的,“我和太子沒太多關系,沒法為諸位美言,不過我倒是有一句逆耳忠言,勛貴乃是近臣,只要盡忠于皇上,自然便永葆富貴,倒不必如此擔憂。”
這番隱晦的話中,包含著兩重意思。
其一,漢王之所以會迅速倒臺,很大的原因就是交結你們這群勛貴,現在你們又想交結太子,真是不可所謂,太子不可能冒著開罪皇帝的風險,和你們這些勛貴過從甚密。
其二,勛貴的作用就是掌握軍隊,制衡文官,這是勛貴對于皇權的作用,無可替代,只要現在盡忠于皇上,未來也盡忠于皇帝,自然不會被冷落,根本不用著急換主子。
這些勛貴有沒有聽進去,李顯穆不清楚也不在意,從這之后他也不再見這些勛貴。
畢竟李氏和他們這些以武功起家的勛貴不同,從祖輩李善長起,就是文官,如今雖然勛貴有英國公這樣的中堅力量撐腰,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文官崛起是必然。
畢竟文官人才實在是太多了,單說內閣七人,每一個都卓絕有才華。
可在所有人之頂的,便是李顯穆,這是唯一一個,所有人都確認的未來仕途光明璀璨的睜不開眼的一個人!
……
入夏以來,京城頗為干熱,文淵閣中所有窗戶都敞開著,可卻沒有一絲風流進,偶爾有一點風,卻好似從火焰山刮來,熱的讓人只覺煩躁不已。
“冬冷夏熱,這京城的氣候真是……”
李顯穆笑道:“總比南京的夏日好些,那才叫悶熱難耐,京城四季分明,我倒覺得不錯。”
“確實,京城也就冬天難挨了些,取暖的炭費消耗大了些,其余都尚好。”
幾人一邊處理事務,一邊閑聊著,“山東巡撫之事,幾個月了還沒定下來,看來的確是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