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誰也不能阻止大明得到銀礦(第四更)
鄭和送回的密信不長不短,內閣幾人很快就看完了。
看完后就明白皇帝為何會皺眉頭了。
若日本態度非常囂張,那天朝之威不可辱,當今陛下之威更不可辱,無非就是大兵征討。
可日本的態度強硬歸強硬,但只是壓住一條——“我們要閉國,不與外界來往”。
歷來中原王朝,除了唐朝之外,和外藩的交往,都遵循朝貢自愿的原則,來了歡迎,不來也沒什么,這是一種完全不帶強制性質的行為。
唐朝則不同,他是真的建立了一套類似于如今北約的軍事同盟制度,天可汗要調停各國間的矛盾,也有權隨意征調各國軍隊。
但大明不是。
從朱元璋定下十五個不征之國就能看出來,大明的朝貢制度相當文明、保守,講究的是,互不侵犯,各自管好自己的國家。
實話說,若非安南發生了弒殺國王事件,而后又殺了明朝使者,明朝是不會征討安南的。
除了草原上的蒙古部落外,對其他國家,能不動刀兵就不動,這是從洪武朝統一天下后,明朝的政治軍事原則,所以宣德朝放棄安南才那么順利。
“看完了,說說你們的想法吧。”
“陛下!”
在眾人皆皺著眉頭沉吟時,李顯穆已經開口,眾人沒想到他這么快就有了思緒,朱棣也驚奇的看過來,便聽見李顯穆斬釘截鐵道:“微臣先不說該怎么處理這件事。
微臣認為陛下以及整個朝廷,先要明確對鄭掌印出使日本尋找銀礦之事的態度。
是可有可無,會因為日本國的拒絕態度而退卻。
還是無論日本態度如何,都一定要找,甚至不惜爆發戰爭!
微臣先表態,沒有任何人、組織、亦或國家,能夠阻止我大明尋找銀礦,大明社稷生死存亡的大事,微臣認為沒有商量的余地!
日本不讓查探
不行。
石見銀山必須去,海量白銀礦必須找到。
日本不讓開采
不行。
即便那是他們的國土也不行,關乎我大明存亡之事的東西,就必須掌握在我們手里。
不給,那就打!
一直打到他們答應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