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托付知秋
解決了一樁大事,一家人正其樂融融,管家匆匆從外走進,臉上帶著焦急之色。
進了門子徑直單膝跪下拱手稟告,“稟公主,陳英陳老爺遣人來府上,說是病重不行了,想請二少爺丶二少夫人和小公子過府一敘。”
屋中眾人頓時一驚,李茂的妻子正是陳英的小女兒,聞言更是搖搖欲墜,李茂連忙扶住,攬在懷中。
若說曾經的李氏,那自然滿朝都是門生故吏,可早在洪武年間就死完了,其馀的也斷了聯系,自李祺重建李氏后,交好的人家中,陳氏算是首屈一指。
歷經刑部侍郎丶刑部尚書丶大理寺卿丶工部尚書丶都察院右都御史,永樂九年三月致仕,沒想到僅僅一年就病重難治。
陳英人品貴重,李祺為之敬重。
其實陳英身體不好是早已有的事,按理說他早就該致仕了,但是當時朝中李祺剛剛去世,心學只有大貓小貓兩三只,解縉被貶到了交趾,只有他一人位列九卿,于是他便強撐著,這一拖就把身體拖垮了。
臨安公主也不耽擱,立刻沉聲道:“紫鵑,你去庫房中取兩件老山參來,讓老二丶老二媳婦帶去給親家公,老三,既然集英公要見你,必然是有事要與你說,你便跟著你二哥去一趟。”
李茂丶李陳氏丶李顯穆面上皆帶著凝重之色,匆匆躬身行了禮,便離開公主府,往陳府而去。
李顯穆沉著面容,陳英致仕后本該回老家的,但當時陳英身體就不好,因為擔心在路上勞累出個什麼波折,最終還是留在京城養病,沒想到還是油盡燈枯,沒能熬過去。
待到了陳府后,日頭已遠離這高大的朱門,帶著一絲凄切,尚書府的門子喚了一聲“姑娘”丶“姑爺”后,便帶著三人進了內堂,府中不見什麼下人,有些荒涼。
兄弟二人心情沉重,陳氏則泫然泣下,已是迷蒙了眼,入了內堂后,陳氏頓時失聲痛哭撲在病榻前,“爹……父親丶大人。”
“岳父大人,小婿有禮。”
“陳伯父,顯穆拜見。”
內堂中陳英面容塌陷,任誰看到都知道,這是名不長久之相了,好在還沒到回光返照之時,病房中不見醫生,只在病榻前的小桌上放著一碗藥,瞧著顏色像是參湯,大概是已經回天無力,只為了吊著一口氣,見幾人一面。
陳英睜開眼,他氣色雖不好,可一碗參湯下去,卻有了些精神,見小女兒哭成淚人,伸手摸了摸她腦袋,“好女兒,不哭了。”
這一說陳氏哭的更厲害了。
陳英微微嘆口氣,但心中卻欣喜,他只有一個兒子,讀書不算好,只中了個同進士,但有他這個當朝二品大員的爹,外放知縣后,十幾年時間,也一步步走到了四品知府的位置。
小女兒嫁到李氏過的也很好,他素知李氏家風是極嚴謹的,但又不是那等古板的家族,畢竟李祺可是立志要破除理學的心學領袖。
想到這里陳英便對著女兒囑托道:“李氏是家風清正又不古板的人家,是為父千挑萬選的人家,你素來是個知禮的,在夫家要孝順婆婆,臨安公主身份貴重,身邊雖不缺人侍奉,可你做媳婦的要多侍奉些,在家要聽從丈夫的話,不要嫉妒……”
一個父親對女兒的諄諄教誨,其中潛藏的是即將離開人世的放心不下,陳氏又是淚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