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英聞言卻沒有感覺到絲毫的安慰。
縱然他方才貶斥李祺,可他心中又如何不清楚,他和李祺相對比便如同螢火之光對皓月之輝。
況且李祺是先帝的女婿,是當今圣上的妹夫,這份香火情哪里是他能比的?
可他明白,皇宮是非去不可的。
從他被破以真容見眾生,從他在憤然下說出那番話,大勢就向著深淵滑落下去。
理學丶心學間的爭端剛剛開始,并不會因為他的失敗而結束,即便能除掉他胡英,可心學的弱勢是底蘊所造就的,不會有本質上的改變,在他看來,心學在這次爭鋒中,依舊必輸。
可他依舊不甘心。
即便理學贏了又如何,他的前途卻毀在了這里,他的權勢消散一空,如何能甘心。
很多人以為勢力集團是鐵板一塊,可實際上對于這等以利相合的勢力集團,沒人愿意堵上一切。
正如在土木堡陰謀論中頻繁出場的文官集團,只問一句,你愿意為了文官掌權的大業,而舍棄一身權勢死在土木堡嗎?
正常人都不會愿意,遑論那些“陰暗的丶自私的”文官,哪里有這種“高尚的”犧牲精神呢?
胡英的目光越過鄭歡肩頭,落在一切的始作俑者李顯穆身上,他想著,“你一定非常得意吧,想要置我于死地,可我不會死。”
可當胡英看到李顯穆的那一刻,卻愣住了,李顯穆雙眼有些迷蒙之色,并未有濃重的殺意。
李顯穆在思考?
李顯穆在沉思?
好奇涌上了心頭,胡英想要知道,在這種關鍵時刻,李顯穆在想什麼。
沒有人回答他。
唯有風聲依舊。
唯有李顯穆眼神清明后,向眾人一拱手,“諸位同僚,我要入宮面圣了。”
終究走到了入宮這一步。
這場對禮部尚書胡英的絞殺,到了最后收網之時,所有人的視線都在李顯穆丶鄭歡丶胡英這禮部三巨頭的身上。
禮部三巨頭中,只有李顯穆兼著內閣大學士的身份,能比較方便進宮面圣。
在他離開禮部后,眾人雖然散去,可那竊竊私語聲,依舊讓胡英如坐針氈。
鄭歡和胡英對視一眼,恍若有激烈的火花在碰撞,那股針尖對麥芒的爭鋒相對之意,就算是個瞎子也能看的出來。
禮部眾人不經感慨,曾經的左侍郎鄭歡是必然不敢如此的,可如今大勢翻轉,再不相同了。
禮部尚書的位置岌岌可危。
而鄭歡卻有機會執掌禮部,成為大明新的大宗伯!
風水輪流轉。
官場之上,當真有無限可能!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