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意味深長的說道:“原來這才是后手,辯論宴的確心學沒機會,可若是派人下去盯著,那可就不一樣了。”
許多人都意識到了,這個所謂的臨時差遣巡查學道專使,完全可以將之看作一個微型的巡撫制度。
只不過之前的巡撫是通查一省的所有事務,權力大的離譜,而現在只在學道教育系統之中。
“根本就不用猜,現在禮部左侍郎鄭歡掌管禮部事務,再加上禮部右侍郎李顯穆,他們兩個人簽署的政令,可以直接在禮部系統中通行,這些派出去的人,一定都是心學的中堅力量。”
有人疑惑反問道:“可這不是相當于作弊嗎?難道他們還能強逼讓心學獲勝嗎?這麼做不是被天下人恥笑和攻訐嗎?若是直接告到陛下這里,怕是鄭歡和李顯穆也吃不了兜著走吧。”
“怎麼就算是作弊呢?又有誰說要強逼了。”戶部尚書夏原吉笑道:“你現在非常餓,我手中有一只燒雞和一塊冷饃饃,我現在把燒雞扔了,你只能吃冷饃饃,這是我逼你吃的嗎?
你可以選擇不吃,然后直接餓死,可你吃了,這就是你自己的選擇。”
“卑職明白了,來自禮部的巡查,相當于考核,一旦不能讓禮部的主官滿意,那必然就是一個中下,往后五六年都不要想著晉升了,而怎麼能夠讓禮部的主官滿意呢?
那就要,根本就不會給人口實。
但卻能達成同樣的目的。
因為學道官員的晉升,來自禮部的考評幾乎是最重要的,若是他們讓李顯穆不滿意,那李顯穆只要在禮部一日,他們就難以晉升,甚至在之后的考察中,會因為履職不力而被黜落。”
戶部郎中在進入戶部前也在曾經在吏部任職,他太清楚這里面的操作空間了。
任何一個人,挑出好來是很容易的,挑錯來也是很容易的。
在官員的考評中,有一套固定的話術,翻譯成白話大概就是——
對犯了錯誤的又想保住的人——“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我們要給犯錯誤的同志一個改正的機會。”
對犯了錯誤不想保住的人——“原則問題是絕不能姑息原諒的。”
對立功后想要提拔的人——“有功不賞難以服人心啊,要立榜樣的作用,要體現我們一貫的用人原則,提拔有才干的同志。”
對立功后不想提拔的人——“還是有些不成熟的地方,應該繼續磨練一番,貿然放到更高的位置上我覺得是不負責任的。”
對一直都平庸但想提拔的人——“一貫以來沒有過錯,是個踏實可靠,忠誠能干的同志,這樣老成持重的人就該放到更高的位置上,作為壓艙石和穩定劑。”
對一直平庸不想提拔的人——“無用的平庸之輩,毫無責任心,汲汲于鉆營之術,讓這樣的走到更高的位置上,是我們的恥辱。”
無論你是有功丶有過,聰明丶平庸丶愚蠢,不可能沒有優點,也不可能沒有缺點。
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李顯穆和鄭歡兩位禮部的當家人揮舞著考評的大棒,各省丶府丶縣學道這一條線上的官員就不得不服,而他們一服,自然就會去壓制那些民間士紳丶士子的聲音。
“真是太巧妙了,只是簡簡單單的一手,竟然就將地方的官員驅馳起來。”戶部郎中感慨著,“看來心學要大獲全勝了。”
“又錯了。”戶部尚書夏原吉淡淡道:“你要相信一件事,那就是大明朝從來都不缺乏敢硬頂上級的人。
歷來都不缺乏棄官不做的人,有時候士林中的聲望,比官位的晉升更重要。
總之,有好戲看了。”
……
禮部。
李顯穆站在窗前,望著愈發飄零的深秋之意,好似見到了奔馳于直道上正趕往諸省的禮部諸官吏。
他亦輕聲笑道:“有好戲看了。”
而后目光投向皇宮,“舅舅,你會在什麼時候停止這一切呢?”
我很好奇。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