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為韓國復仇,舍生忘死博浪沙刺殺秦始皇;
蘇武在北海牧羊十九年而不改其志;
巴郡太守嚴顏寧死不降言稱唯有斷頭將軍,沒有降將軍;
嵇紹為保護晉惠帝司馬衷而殉難,其血濺帝衣,宮人要拿去洗,司馬衷哭著說這是嵇侍中之血,不允許洗;
唐朝張巡在安史之亂中死守睢陽城時因激憤咬碎牙齒,城破被俘后只剩下三四顆牙;
唐朝顏杲卿被叛軍俘虜痛斥其叛亂罪行,被鐵鉤斷舌仍含血怒罵,最終與幼子丶侄子一同遇害。
“好叫你知道。
有些人彪炳史冊,有些人璨如日月,有些人死了,可磅礴的氣節,縱然隔著千秋萬世,亦可以震撼人心。
先父李忠文公,自小便教導本官要做個這般不屈的忠臣。
衍圣公,以及爾等孔氏,因孔圣后裔緣故,而三世受我大明皇帝重恩,不求爾等有何利國利民之舉。
可總該有臨危一死報君王的壯烈之舉!
圣人后裔,正該為天下讀書人做個榜樣,該殉國以求壯哉風也,如今被賊人擄獵,猶如山獸,丟盡了圣人的臉面,丟盡了讀書人的臉面,真可惡至極也!”
這一番怒斥厲喝,帶著毫不掩飾的惡意和厭惡,幾乎每個孔氏族人都搖搖欲墜,簡直站立不住。
“撫臺所言何等強人所難,衍圣公被擄走并非棄城而逃,亦是無可奈何,豈有這般……”
“夠了!”李顯穆又是一聲大喝,“賊人破城時,他不在城頭之上;賊人入城后,他不在街巷中搏命;賊人入了公府,他跪伏在地說無可奈何。
你來告訴本官,人要想要死,可難嗎?
利劍在手,殺人丶自殺,難道是難事嗎?”
一聲聲充滿邏輯的質問,讓一眾人再也還不了口,只能訥訥而語著。
“還在這里饒舌說些妄言,本官真羞于爾等同列為圣人后裔,若孔圣天上有靈,見到爾等這般后裔,定當大義滅親丶清理門戶了!”
李顯穆酣暢淋漓的痛罵了一番,即便不能把衍圣公制度這般拔掉,也要壓一下。
同為圣人后裔,沒有蠅營狗茍孔氏的對比,又怎麼凸顯李氏的天下為公呢?
“將這些人都帶下去。”
李顯穆揮揮手,待士兵將這些孔氏族人帶下去,又向壽春侯拱手道:“讓侯爺看了笑話,儒門之內,亦有腐朽啊。”
“撫臺真雄壯也,對朝廷丶陛下一片赤誠之心,本侯所不及也。”
全程看完的壽春侯,只有一個感想,這李顯穆對陛下真是太忠誠了!
忠正又有能力還有背景,怪不得人家官運亨通。
“侯爺謬贊,曲阜變成如今模樣,衍圣公也不曾殉國,那便需要早日將其奪回,該繼續進軍了。”
“正當其也!”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