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穆不說還不覺得,甚至覺得衍圣公尊崇天命,可現在被李顯穆這么一說,越想越怪。
朱棣從震驚中回過神來后,也覺得衍圣公不對勁,可傳統觀念還是讓他阻止了李顯穆。
“臣之過也!”
李顯穆一展心中之氣后,知道現在還不是說這些的時候,天下的人心還沒有變換到這種程度,朱棣也沒有魄力去改變尊孔重儒的現實。
他自然懂得見好就收。
反正他這一句話說出之后,造成的效果是幾乎無敵的,方才攻訐他的御史,已經被懟的懷疑人生了。
接下來才是重頭戲,大人物們要下場了。
李顯穆在袖筒中輕握拳頭,不知誰會第一個下場。
“衍圣公乃是圣人后裔,朝廷尊崇乃是應有之理,顯穆你方才所言,萬萬不要再有了。”
朱棣這是在給李顯穆找補,畢竟那番驚世駭俗之言,固然讓那些低階的官員敗退,可朝廷上的大人物卻是有資格討論天下事務的。
很容易成為攻訐李顯穆的把柄,一個侮辱的名頭就能讓李顯穆吃不了兜著走。
朱棣環視著殿中諸臣。
左都御史劉觀輕咳一聲,出列拱手道:“陛下,李顯穆出言不遜,身為朝廷大臣,卻心思不端,竟然辱及衍圣公之制。
這等大過,臣認為他不能勝任如今的重任,應該貶斥出京,待反悔后再觀后事。”
朱棣目光復雜,“顯穆,你可還有言辯解”
李顯穆依舊沒有絲毫慌張,甚至還帶著一絲笑意,“回稟陛下,先父曾教導臣,若父親犯錯做兒子卻不勸諫,導致父親鑄下大錯,這是做兒子的不孝。
臣曾想過,若有朝一日,我大明走到亡國的地步,誰會為我大明殉葬”
朱棣、朱高熾等人皆是臉色大變,殿中群臣也紛紛驚呼出聲,沒人知道李顯穆突然說這個是為了什么。
可李顯穆接下來的一句就讓所有人都知道了,他從容道:“衍圣公是一定不會的,我李氏是一定會的,其他人則不清楚。
既然衍圣公遲早有一日會背叛,那臣提前數百年,將其誅滅豈不是相當合理嗎”
今日的奉天殿上,李顯穆驚人、驚世之語太多太多,聽的諸臣都已經麻木了,可聽到李顯穆這番話,群臣依舊覺得荒謬。
“我大明千秋萬世,怎么……”
“能騙得了誰”李顯穆厲聲喝道:“從不曾有不朽的王朝!”
“那難道就是你放任衍圣公死的理由嗎數百年后的事情又有誰能說得準”
“可衍圣公就說得準,宋末、金末、元末,已經三次了,無論誰坐了中原天下,都會禮遇衍圣公,而衍圣公也從不曾為哪一朝、哪一國殉葬!”
鐵的事實擺在面前,就算是再嘴硬的人也硬不起來,只能節節敗退,這些人心中只有一個想法,不是我們無能,實在是衍圣公太無能,讓人硬不起來。
眼見李顯穆抓著衍圣公三朝投降的事步步逼近,麾下已經節節敗退,左都御史劉觀心知不能再讓李顯穆這樣下去。
當即上前重聲質問道:“李明達,用未來之事說現在之人,何等兒戲,你說李氏會殉國,其他人未必。
難道這滿殿之上,獨有你李顯穆、李氏,是忠臣、良臣、賢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