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郎朗青天之下,在奉天殿上,他們甚至連阻止李顯穆都做不到,只能聽任李顯穆威壓滿朝。
劉觀跌落在地上后,李顯穆連低頭俯視一眼都沒有,而是徑直從他身邊繞過去,立在殿中央,笏板輕拍手掌,目光著眾人,群臣也都在望著他,目光中復雜。
李顯穆發自內心感慨道:“我說現在的天下不對,你們問我,現在的天下有何不對
你們說我攻訐孔廟,對衍圣公毫無敬意,問我文廟到底敗壞了什么風氣
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們所有人,我攻訐的就是這種不將大明當回事的風氣。
我之所以要改文廟,就是要告訴所有人!
如果大明沒了,那儒門也就沒必要存在了。
我希望未來儒門的每一個儒生,都要將興盛大明、效忠大明放在第一位。
而不是如同衍圣公一樣,換個王朝繼續富貴。
世代尊崇,世修降表,這種事再也不該有了。
儒門、圣人、衍圣公以及千千萬萬的儒生,都應當奉大明為主。
百年的王朝,千年的孔氏,萬年的儒門,從我大明開始,再也不該有了!
我這些話,就在這里,諸位又如何認為呢”
“好!”
安靜的大殿之上,突然響起了鼓掌之聲,而這聲音似是從上首的皇位上傳來的。
皇帝陛下在為李顯穆叫好!
在朱棣鼓起掌的下一瞬,身側的太監洪保便緊隨著鼓起掌來。
這鼓掌的習俗早在上古時期就已然有,記載于韓非子中,表示激動、興奮、喝彩之意。
如今皇帝竟然主動做此,可見心中之激蕩。
齊齊清脆響亮的鼓掌之聲從上首傳來,響徹于殿中,御前臺階下,英國公張輔輕聲笑著鼓起掌,一眾勛貴武官則鼓起掌,甚至還有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沖著文官陣營喝起彩來。
一人之聲、百人之聲,在奉天殿特意修建的大殿中,竟有百轉千回的音回,猶如千萬人之聲也,猶如天上雷霆落下,陣陣響徹在殿中群臣耳中,帶著無窮無盡的氣勢!
仿佛泰山崩毀般,無數山石滾石,轟鳴著涌向殿中群臣,方才從地上站起的劉觀臉色煞白,好似排山倒海的氣勢向他涌來,讓他只覺兩股戰戰,站之不穩。
非壯麗無以重威,非恢弘無以成勢!
齊聲大作,總似浩瀚天意。
李顯穆先前一個人在呼喊,此刻卻像是無數個人一起在呼喊。
待喝彩的掌聲停下,朱棣今日第二次從皇位上站起,只是這一次不曾走下來,他在上首踱著步,帶著悠然的感嘆。
“朕知道這些年,有人說朕太過于寵信顯穆,朝廷每逢大事就讓他出巡,幾乎每一次都站在他這邊,說朕對顯穆偏聽偏信。
可朕是從尸山血海中走出來的皇帝,朕不是長在深宮婦人之手的傀儡。
朕有眼睛能看,有耳朵能聽,朕知道誰是真的為了大明,誰又是真正的效忠于朕!
你們這些人平日里哪個心里沒有些小九九,沒有些自己的算計,朕是不在意,也不想計較,畢竟人生在世,這都是人之常情,只要這些算計不影響到大明,就算了。
可顯穆不是這樣,他對大明的一片赤誠之心,朕都看在眼里,甚至就連朕的兒子,趙王、漢王,甚至太子,都不如顯穆更為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