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顯穆說出這番話,你們想必都很震驚吧
可朕一點都不意外,這就是朕心中顯穆一直以來的樣子。
所以每逢決斷,朕都選擇顯穆的認可的選擇,這是朕對顯穆的信任。”
朱棣負手望著殿中群臣,“今日顯穆提起改選文廟之事時,朕也有過片刻的猶疑,可很快朕就相信顯穆不會無的放矢。
事實證明果然如此。
顯穆說的很好,說到了朕的心里,讓朕恍然大悟啊。
朕也想問問諸卿,儒門道統和我大明社稷,在諸卿心中,到底孰輕孰重”
只一句話,奉天殿中的群臣便瞬間嘩啦啦跪了一地。
這不是一個選擇題。
而是生死題。
答案只有一個。
很多人已經有些懵了,到底發生了什么,為什么儒門道統和大明社稷竟然成了對立的選項,甚至他們還被迫在其中做出選擇
來不及思考,一道道聲音皆給出了相同的答案——“大明社稷!”
只有大明社稷!
唯有大明社稷!
奉天殿上,唯有朱棣一人站著,他負著手在沉思,今日的大朝會發生了許多事。
他望向李顯穆,恰好李顯穆也抬眼望過來,眼睛亮晶晶的,如同黑曜石。
“顯穆,你起來,站在御前階下。”
朱棣只將李顯穆喚起來,李顯穆連忙從地上起身,而后往御前階下去,抬頭望著皇帝。
奉天殿坐北朝南,太陽自東向南而來,有光灑進殿中,照在滿殿跪伏的大臣身上,在跪伏的群臣之前,李顯穆一人背對眾人站著,抬階而上,殿中最高處,皇帝坐在上首,俯視眾生群臣。
“顯穆,你想要改選文廟又對當前文廟中的人選頗為不滿”
“回陛下,正是。”李顯穆侃侃而談道:“如今文廟所祭祀的所謂諸圣以及賢人,以孔子的學生為主。
太上有言,圣人有三不朽,曰立德、曰立功、曰立言。
可這些孔子的學生,不曾有德行昭于史冊,不曾有功績昭于史冊,不曾有圣言限于世上。
唯有論語中的一些言語,知曉歷史上曾有這樣一人。
唐朝的韓愈韓子、宋朝的范文正公以及臣的先父,皆是三不朽齊備的大儒,哪一個不值得名列四圣十哲
哪一個又該落在這些人之后
朝廷供奉祭祀這些人,是想要向天下讀書人傳達何等精神呢
是想要讓天下儒生效仿什么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