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穆微微頷首,大夫人和二夫人聯袂向外而出,屋中其他人則紛紛站起,隨李顯穆往祠堂而去。
不多時。
李氏三代中,年歲稍大已然明事的幾人,都被帶入了祠堂院中。
李顯穆坐在太師椅上,左右分別坐著大哥李芳和二哥李茂,臨安公主等女眷則列在左側尊位上,李顯穆一看帶進來的只有幾個侄子,頓時眉頭一皺,“大嫂、二嫂,鳳哥她們幾個孩子呢”
大夫人聞言一愣,“女子也進祠堂聽家訓嗎嫁人后不就不是李氏的人了嗎”
李顯穆眉頭一挑。
大夫人這話,不僅僅是觀念的問題,還是法律的問題。
古代的戶口和現代的戶口,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為什么當初李祺的妹妹李三娘子死后,李祺就發誓要將侯府連根拔起,因為按照大明律法,李三娘子嫁人后就不在李氏的戶口上,是不用死的。
可侯府把她休掉,她就又回到了李氏的戶口上,就要被抓入教坊司,于是李三娘子只能死。
古代兄弟們不愿意分戶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古代徭役、兵役是平攤到一戶上的,那兄弟多自然就占便宜了。
寡婦離開宗族活不下去也是一樣的道理,雖然沒男人,但也是一戶,兵役、徭役都要從這一戶里面出,這就是元朝為什么要實行收繼婚。
因為元朝的兵戶制度,要求戶口不能少,否則就沒人當兵了。
古代戶口是真有法律效力,在戶口上,縱然沒有血緣關系,也能繼承財產,也會被滿門抄斬之類的牽連。
不在戶口上,縱然是親兒子、親女兒,也沒有繼承權,也不會被刑罰牽連。
李顯穆并沒有想要改變法律的意思,他正色道:“大嫂,俗話說,妻賢夫禍少。
我李氏兒郎娶妻子的時候要娶賢良淑德的女子。
出嫁的女兒也要賢良淑德,以免日后姻親有禍,牽連我家。
況且,縱然出嫁,可若是犯下什么罪事,父親和母親總是逃不過去的,什么時候女子犯法能不牽連家族,她們就不用進祠堂了。”
這番話說的眾人心有戚戚焉,尤其是臨安公主和李芳李茂,都好像回憶起了些不好的往事,臉色有些難看。
“穆兒說的對,日后李氏的女子也都要和男子一樣嚴格對待,萬萬不能出不肖之女。”
由不得李顯穆不謹慎,實在是族誅、夷族的刑罰太可怕了。
萬一以后碰到一個腦袋有坑的姻親犯夷三族的罪,雖然大部分司法實踐中,只會殺妻子一人,不會真的誅殺妻族,但誰說的準呢
畢竟大明曾經可是出現過瓜蔓抄,一人犯罪而誅滅所有親族,甚至朋鄰鄉里,如瓜蔓輾轉牽連。
這種株連的刑罰無論如何來看,都太過于野蠻暴力,而且不公平,即便在古代,總說宗族一體,可實際上又怎么可能真的一體呢
不能說主家、嫡系享受了大把資源,我就找了個苦哈哈謀生的差使,吃了點殘羹剩飯,甚至殘羹剩飯也沒吃上,最后你謀反,大家一起跟著死,這誰也受不了。
“我這就將鳳哥她們帶來。”
大夫人頓時坐不住了,親自出了院子去找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