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讓李祺如此入十哲,那朱熹最拿得出手的立言也只能和李祺相當,再加上遠不及李祺的立功立德,豈不是李祺永生永世都在文廟之中踩朱熹一頭?
以后朱熹地位抬的越高,李祺地位就越高。
本來是想要讓朱熹踩著李祺上位的,結果卻反過來被踩了。
而且到了現在還有什么不明白的,李顯穆根本就沒想過真的把朱熹踢出十哲,他從一開始就想把朱熹納入十哲之中。
因為心學是批判理學而生的,如果朱熹地位太低,那批判起來又有什么用?
李顯穆是故意設下了陷阱,讓蹇義或者某種為朱熹和理學發聲的人和楊榮爭斗起來。
最后促成皇帝親自開口。
在確定朱熹入十哲后,再提李祺之事!
這些事說起來長,可實際上在腦海中不過是一瞬間的事。
蹇義心中惡寒大生,望著李顯穆那張風流雅致的臉,心中卻只有一句話在不斷回蕩。
李顯穆怎么這么壞啊!
不僅蹇義,場中其他人的眼神和神情也都非常精彩,萬萬沒想到,事情到了這個時候,竟然還能有這樣的反轉。
李顯穆這番話的時節以及程度,簡直無可挑剔,在皇帝剛剛金口玉言定下朱熹地位的時刻。
說,先父李祺有沒有其他先賢強我不清楚,但一定比朱熹強。
蹇義等人簡直是有口難言,難道要拉著李祺一起死嗎?
不可能的!
皇帝是一定會把李祺捧進十哲之位的,一旦鬧得過分,受到損失的只能是朱熹。
那些翰林學士想明白這一點后,心中生出了和蹇義幾乎一模一樣的想法——
這個李顯穆怎么這么壞啊!
上首的朱棣爺孫三人,清清楚楚的看到了眾人的神情,朱棣驚愕又好笑,朱高熾胖胖的臉憋著笑,朱瞻基更是毫不掩飾的贊揚道:“這就是老師常說的誘敵深入吧。”
朱棣無奈笑著搖搖頭,而后還是站起身,向著所有人宣布了他最終的決定:“準!”
聲震諸宮闕。
不知有多少人心碎,在這場心理之爭中,先埋下了厚厚的陰霾。
————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曾有多次明確記載的學術會議,諸如漢宣帝時期的石渠閣會議,講解五經異同,再比如東漢時期的白虎觀會議,這些學術會議大多確立了一段時間內的主流學術。
爭論始終在,斗爭也永不停歇,至明朝時期,曾被確立于王朝主流的理學迎來了宿命之敵心學的挑戰,永樂十七年九月,文廟改選大朝會上,以李顯穆、楊榮、鄭歡等明朝廷高官為首的心學派士大夫,向理學派士大夫發動了猛烈的進攻。
由此拉開了明朝前中期學術之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文化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