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穆笑道:“放心吧,我不會是王安石,只會是商鞅。”
商鞅雖然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但他變法成功讓秦國一統六國,在變法這方面,商鞅才是最受推崇的人物。
二人說話間,鄭歡也走上前來,“明達,你先前說有事要同我說,不知是何事。”
見鄭歡過來,李顯穆頓時鄭重正色道:“仲復,移步公主府。”
鄭歡心中更是好奇,這到底是何事,竟然還需要專門去公主府說,但還是回道:“行,那就同往。”
……
臨安公主府。
觀雪閣中。
這是公主府中一間專門用來賞雪的閣樓,從窗戶向外看去,恰好能看到寒梅綻放,亦有亭臺樓閣,一幅江南風光,落下了雪后,頗有一番意趣。
李顯穆、鄭歡、楊榮等幾人坐在觀雪閣中,圍著火爐溫酒。
此情此景,讓李顯穆想起了當初父親還在的時候,也是每次都叫上三兩好友,溫酒以暢談國事。
當真是代代如此,不曾有什么變化。
“此事其實早在數月之前,我就和陛下提過,陛下的意思是,不支持也不反對,全憑我們自己去做。”
李顯穆放下手中酒杯,對幾人正聲,而后便將當初在皇帝那里說過的將科舉名額向寒門偏向的想法道出。
鄭歡知道李顯穆為何要找自己了,皇帝如果不管這件事,那作為禮部尚書,他在這件事上發言權最大。
若是他愿意襄助李顯穆,這件事的勝算就會大幾成。
可幾人都被李顯穆這番話震驚到了,自古以來雖說都對寒門頗為同情,可直接把科舉名額偏向過去,這太讓人震驚了,甚至……
“這不公平吧。”鄭歡失聲道:“現在分省考生就已經讓江南地區的考生頗為不滿了,江南地區的錄取率極低,簡直是困難模式,現在又要把名額分給那些寒門子弟,這不是直接就炸了,一定會被群起而反對。”
楊榮本也這般想,可轉瞬又想到了些什么,沉吟起來,“明達的意思難道是在省內各自分名額?”
“省內?”鄭歡從震驚中緩緩回過神來,“若是省內的話,每個省分出三四個名額,可能影響不會很大。
但也不簡單,寒門子弟是否是真寒門,當初漢朝的時候,就有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的事情,我大明朝難道就能夠脫俗嗎?
若是這些給寒門子弟的名額,反而被豪門子弟霸占,那又該怎么辦?”
作為一部尚書,鄭歡自然也不是吃素的,立刻就說到了這項政策的痛點。
在現代社會的監督下,都有無數冒充貧苦戶的,更何況是監管不到位的大明朝呢?
楊榮也微微皺起眉頭,“一個寒門子弟中舉后,很快就會富裕起來,若是發現的晚,那到時候就難查他到底是何時發跡了。”
李顯穆斬釘截鐵的說道:“這些問題都能夠解決,但為寒門子弟開一條路,卻是必須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