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穆只要一想就知道,這代表著,就是今年!
就是洪熙元年五月十二,皇帝就會駕崩!
李顯穆不愿意相信這個信息,“怎么會這樣呢?
等待了二十年的皇帝終于登基了,我也終于走到了大明臣子權勢的頂峰。
兩者相結合,馬上就要實現所有的政治愿景了。
可卻這么突然!”
李顯穆覺得這真是一個天大的玩笑,太子那么多年都堅持過來了,結果登基不到一年就去世。
縱然以李顯穆這般堅韌的心智,也有些扛不住這番打擊,幸好他不是一般人,他是用地階道具創造出了半圣,有五大特性,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正道”一項屬性,快速的將他拉回了理智之中。
李顯穆從那種驟然得到又失去的感受中掙脫出來,開始安慰自己,“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歷史上有那么多人壯志未酬。
生死乃是上天的定數,從來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這或許就是我注定所要經歷的劫難。
禍兮福所伏,或許之后會迎來什么更好的事。”
這些話如同心理暗示般刻在了李顯穆心中,讓他方才有些頹喪的心理,快速恢復過來,雖然不復先前的欣喜,但至少沒了那幅隨時可能爆發的頹喪之氣。
排除掉這條信息帶來的負面影響,李顯穆不得不承認,這條信息來的非常及時,甚至會影響他接下來的政治布局。
朱瞻基和朱高熾是完全不一樣的,朱瞻基的性格更像是朱棣,而且李顯穆和朱瞻基的感情雖然也很好,但明顯不如朱高熾。
這些不同之處,都會改變李顯穆的政治定位,朱高熾的壽命只剩下了四個月零十二天,進入五月后,就可能進入重病之中,那在接下來有限的四個月中,李顯穆要悄無聲息的做好傳承準備。
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半顧命,朱瞻基早就已經成年,且文采武略都相當杰出,自然不需要顧命大臣來指手畫腳。
但若是能在朱高熾的遺詔中出現,那必然大大提高他未來的政治地位。
想到這里,李顯穆不再多想,沉默著又向父親叩首,而后邁著沉重的腳步往宗祠外而去。
宗祠外,李芳和李茂帶著一群李氏的后輩兒女侯在外面。
作為親兄弟,李芳和李茂立刻就意識到了李顯穆的情緒不對,有些低沉之感,二人對視一眼,眼中閃過疑惑之色,方才進入宗祠時,還好好的,怎么祭拜了一下父親,反而低沉起來了?
難道是又想起父親了?
二人自然不知道李氏最深的秘密,只能歸結于李顯穆思念父親。
李顯穆走出宗祠,感受著拂來的冬日寒風,縱然太陽高掛在天上,可他依舊打了個寒戰。
真冷啊。
洪熙元年的冬天。
眼神有些暗淡。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