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熙元年第一次大朝會后,群臣出宮,一些官員則被留在宮中問政。
朱高熾心情很好,永樂時代徹底過去,接下來就是他的時代。
華蓋殿的偏殿中,除李顯穆略有些沉重外,其余人皆頗為激動。
能在今日來到這里,便說明被皇帝倚重為核心心腹,是本朝的執政核心。
今日殿中共八人,李顯穆坐在左上首的位置,顯示他在文官中最崇高的地位。
太子太師、右宗人、兵部尚書兼華蓋殿大學士。
其下左側有兩人,分別是吏部尚書蹇義以及剛被調回戶部的尚書夏原吉。
這二人都是太子黨的核心成員。
原戶部尚書鄭歡不是皇帝的心腹,自然不在此列,被調任左都御史,主管都察院。
右側有五人,乃是閣臣,簡稱“三楊黃金”,按照排名先后分別是——
兵部侍郎兼謹身殿大學士楊士奇。
戶部侍郎兼文華殿大學士楊榮。
翰林學士兼武英殿大學士楊溥。
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黃淮。
刑部侍郎兼東閣大學士金幼孜。
蹇義和夏原吉望著對面的五位閣臣,再看看孤零零的二人,心中頓時生出了一股緊迫感。
內閣幫這么強勢,他們尚書幫必然就會落后。
二人對視一眼,不過想來陛下是有制衡打算的。
他二人一個管吏部,一個管戶部,乃是天地二官,只要李顯穆不橫插一手,足以和內閣抗衡!
內閣一方三楊黃金五人也在打量蹇義和夏原吉。
內閣要從六部手中奪權,這兩個深受皇帝信任的尚書,就是最大的阻礙。
李顯穆坐在左上,眼觀鼻、耳觀心,卻對殿中氛圍一清二楚。
朝廷上的爭斗永遠不休,先帝在時,太子黨和漢王黨明爭暗斗,現在太子黨得勝飛升,太子黨內部就開始爭斗。
黨外無黨,全是帝黨,那是皇帝的幻想,黨內沒有派系,一片融洽,那才是奇怪。
京城可不是平原地區,這里山頭多的很。
“諸位愛卿久等了吧。”皇帝爽朗的笑聲從殿后傳來,而后朱高熾腿腳靈便的走進殿中,方才上朝時的朝服已經換成了十二龍紋章常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