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品以上高級官員的俸祿提高兩倍到三倍即可,因為這些高級官員大多有兼領的俸祿,再加上外命婦、誥命夫人,各自都有自己的俸祿,又治有家產,優免田賦數量多,免丁徭人數也多,大多不缺錢。”
免丁徭實際上是一大筆錢,大明高級官員的俸祿還是不低的,就連海瑞那么清廉不揉沙子的人,都能納的起小妾。
正常四品以上官員,僅僅依靠投效土地就不缺錢了。
“關鍵是五品以下的官員,俸祿過低,開銷又大,這些官員的俸祿至少要五倍以上,如果加了這么多俸祿,他們還朝下面伸手,那砍頭的時候也怪不得朝廷了。”
這下朱高熾有點遲疑了,“五倍的話,會不會讓朝廷財政壓力大增?”
“這份錢自然不能直接從朝廷出。”李顯穆解釋道:“陛下覺得朝廷收稅能真的把應該收的稅全都收上來嗎?”
“自然不行,這些年漸漸用白銀收稅,才算是減少了很多損耗,可熔鑄白銀時,依舊會有大量的損耗,朝廷屢禁不止。”朱高熾對這些事情還是比較清楚的。
用白銀收稅比實物稅對于朝廷而言,自然是方便的,但隨之而來的便是火耗。
“這就是地方官員私自截流,這不算是貪污,沒有觸犯大明律,而是一種朝廷禁止,但控制不住的行為。
正如臣所說的,官員是不可能讓自己窮的,他們有無數辦法,把錢裝到口袋里。”
朱高熾無奈搖搖頭,并不太生氣,畢竟話都說到這份上了。
“以往火耗朝廷不管,可以后卻不能不管,臣建議日后火耗歸公,不允許地方私自截留,而后以這些火耗來作為額外俸祿,再回賜給官員。
將之前灰色甚至黑色的錢,變成朝廷正大光明的俸祿,這樣光明磊落不愿意參與其中的官員,也能得到好處。
至于那些非要截留的官員,就要看看是他們的腦袋硬,還是朝廷的刀劍利了。”
火耗歸公,而后賞賜出去。
這樣一來,朝廷本來拿到的賦稅沒有數量沒有變化,而官員合法的收入就提高了。
朱高熾心動了,李顯穆給他考慮了方方面面,由不得他不同意。
————
大明王朝最偉大的改革家李顯穆對改革有一番著名見解——
“改革最好時機是什么時候?是現在。
當一項政策積弊深重的時候,實際上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時機。
在你推行一項政策時,就要時刻關注它所表現出來的各項特征,并時時刻刻準備糾正。
這便是所謂‘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在白銀稅逐漸代替實物稅不過十年,在截留火耗風行于大明不過三年,李顯穆就提出了火耗歸公政策,很多人或許并不在意這條在歷史上籍籍無名的政策,可筆者卻從中看到了恐怖的未來。
幸好,那個未來在洪熙元年的那次談話中,被李顯穆果決的掐斷了。——《明朝政治制度變遷》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