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熙元年三月的天是澄澈蔚藍的。
大朝會上,皇帝直接拋出重磅炸彈。
“各地火耗歸公,而后折算成養廉銀,給各級官員發出去,根據朕的粗略計劃,這份養廉銀,至少是俸祿的五倍,甚至到了十倍。”
清朝的養廉銀是俸祿的十倍到一百倍,但那個沒有參考價值,因為清朝官員的俸祿比大明還低得多,大明各項雜七雜八的俸祿加起來,養一家十口還是沒問題的,清朝的俸祿養一家四口都難。
所有官員都跪在殿上高呼圣上英明仁慈,朱高熾這輩子活了幾十年,從洪武朝到現在,從來沒見過這幅場面。
果然財帛動人心。
殿中許多官員甚至直接哭了出來,哭聲中情緒頗為復雜,好像是在宣泄著什么,聽的朱高熾又高興,又如坐針氈。
雖然這些官員沒說一句話,但這些表現卻赤裸裸的說明了一個意思,以前俸祿真的太低了,老朱家的皇帝摳門啊。
如果這是一個游戲世界,朱高熾就會看到官員上腦袋上飄出無數數字來。
忠誠度
忠誠度
忠誠度
這就叫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
為啥效果這么強,因為上朝的都是京官,京官的窮那是出了名的,地方上的官員有無數盤剝的手段,京官則只能收地方官的孝敬,但大部分官員,都沒那個資格收。
李顯穆提出火耗歸公,誰來監督火耗歸公?
當然是京官!
讓官員相互斗起來,互相監督,效果自然是最好的。
朱高熾度過了前期的如坐針氈,就心安理得的接受官員們的吹捧了,今日的大朝會大概是大明建極六十年以來,最和諧的一次大朝會,所有人都沉浸在喜悅之中。
就算是能拿到下面孝敬的官員,心里也高興,畢竟能拿干凈的錢,誰愿意拿不干凈的。
“朕憐惜諸卿在京居大不易,出地方為官開銷也大,于是促成了此事,朕不求其他,只希望諸卿日后萬一即將陷入泥潭時,想一想朕今日之語,想一想這俸祿上的‘養廉’二字!”
皇帝的聲音在奉天殿上回蕩,響徹在每一個人耳中,“懲前毖后,治病救人。
李明達有句話說得好啊,殺掉一個官員很容易,可培養一個好官卻很難,培養一個能對社稷有貢獻的好官更難。
將心比心,不到萬一得已,朕不愿意太過于責罰你們。
在成為一個好官的道路上,有太多的誘惑和艱難,朕希望今日的這份養廉銀,能為你們除去一些路上的艱難。
日后若是依舊有艱難,朕以及往后的皇帝,朕相信,都會對諸卿伸出援助之手,你我君臣一心,共同興盛大明社稷,護佑天下萬民!”
這番話情真意切,就連李顯穆也不由為之感動,更何況其他臣子,殿上已經有許多人哭出聲來,今日的大朝會,看著是不能再議事了,大臣們沒心思,皇帝也扶著腰帶,覺得有些累了。
群臣或哽咽、或激動、或感慨著,恭送走皇帝后,這才相互攙扶著往殿外而去。
而李顯穆這里,很快就圍了很多人,因為皇帝很明確的說了,這件事之中有李顯穆的參與,以如今大明的局勢,這很有可能就是李顯穆提出來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