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將太子喚過來。”朱高熾拍了拍皇后的手,有氣無力說道。
二人正在殿外憑欄眺望,聽到朱瞻基被喚進去,皆是臉色一變,沒想到皇帝竟然會直接走到交待后事的地步。
待朱瞻基進殿,只剩下李顯穆一人在殿外,他用力抿了抿唇,手指用力摳在黑木欄桿上,久久不曾松開。
朱瞻基匆匆進了殿中,第一眼就見到了母后身上的血跡,臉色頓時大變,急聲問道:“父皇,這為何不喚太醫。”
朱高熾抬手示意,“朕的身體自己清楚,已然是藥石難救,蒼天已經在呼喚朕的名字。
皇后,太子。
朕駕崩后,自然是太子即位,稍后朕會寫下遺詔,并且將群臣召進宮中,將此事公之于眾。”
大明儲位自然不可能在這個時候有什么變動,朱瞻基也從來都沒有擔心過自己的皇位會丟掉,他只是難過的半蹲在病榻前,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朱高熾稍微提起精神鄭重道:“朕走后,漢王必然不肯罷休。
朕這個弟弟,除了戰場上能打之外,實則是個無用之人,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義,色厲膽薄、好謀無斷,你們不必太過于擔憂他。
當然,也不能真的無視他,畢竟他真的很能打,正如項羽縱然沒有做皇帝的能力,但也能矢志亡秦,不得不防。
如今朝中,只要重用兩人就不必擔憂漢王,一人便是英國公張輔,一人是李顯穆。”
一口氣說這么多,朱高熾感覺有些累,但還是接著說道:“張輔雖然是個勛貴武臣,但他通曉大義,為人忠厚誠謹,可以信任,如果朕駕崩,就暫時讓他掌握京營,這樣不必擔心漢王。
但張輔只是過渡人物,他年事已高,還是要找人逐漸代替他掌握實際兵權,要像是用文官那樣的來使用他。
參謀軍務、問以軍國重事,而不讓他實際領兵。
這樣既對大明好,也是保全功臣之道,張氏為我家立下了汗馬功勞啊,該讓他有個好的結局。”
朱棣、朱高熾這父子二人,對功臣的確是好,放在朱元璋手里早就把英國公尋個由頭弄死滿門抄斬了。
“惟賢惟德,能服于人。”朱高熾柔聲道:“別學太祖爺那樣,殺戮很容易,可君臣間的信任卻不容易形成。
你可以恩威并施,讓臣子有敬畏,卻不能有威無恩,讓臣子痛恨你。
這世上所有的事,都要人去做,而人是靈活的,有許多故意把事情做壞的辦法,你要謹記這一點,讓臣子們信賴你、敬重你。”
“兒子知道,兒子知道。”朱瞻基聽著父皇的諄諄教誨,是真的有種父皇命不久矣的感覺。
他回想起自己的少年時期,那時他還是太孫,父親還是太子。
他們一家被漢王無數次逼在角落,甚至有生死災難臨身。
他一直覺得自己父親太過于懦弱,可現在回想起來,無論多么危險的時刻,在父親身邊總是會有一群人矢志不渝的為父親效忠。
這種人格魅力,又豈是忍讓所能得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