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奉皇帝本就不易。
想要做到這一點就更不容易。
但佛家有句話說得好——
三十年眾生牛馬,六十年諸佛龍象。
如今的一切都是為了蟄伏,一切都是為了家族和大明天下。
李顯穆越想越激動,已然全無睡意,激動的在院中踱步,不斷的盤算著當前朝廷中的局勢,以及朱瞻基的執政策略和偏向,準備研究一下,怎么能夠讓皇帝更信任他。
“夫君。”
柔柔的一道聲音自門檻處傳來,張婉披著一層輕紗站在門前,皎潔月色落在她臉上、身上,好似月中仙子立在月光中,臉上帶著倦意,“天色這么晚了,夫君可是有事?”
李顯穆壓下心中思緒,笑道:“方才睡不著,出來透透氣,回屋吧。”
門被掩上。
……
翌日。
天光大亮,京城再次恢復了人聲鼎沸,朝廷政策發布的反應時間也到位,朝廷分拆諸省的事情,引發了軒然大波,其中尤以南直隸風波最大。
至于甘肅、湖廣、遼寧則有反應者寥寥。
概因天下人口,七成在江南,是以江南士子占據了主流,此番分拆南直隸,街頭巷尾到處都是紛然的議論之聲。
朝廷的大動作震驚了無數人,因為這可不僅僅是分拆土地,南京的一整套京城官僚機構,都隨之裁撤,自大明永樂年間以來,朝廷就從來沒有過這么大的動作。
其中所牽扯的利益自然是極為龐大,誰都沒想到內閣、六部以及皇帝,在沒有更加廣泛的聽取意見、甚至沒有在朝會上商議這件事,就私下里自己決定了。
很多朝臣都發現了這種跡象,那就是朝會越來越形式化,絕大多數的事情,都在廷議上,甚至皇帝和內閣商議后,就會實行。
這實際上讓皇帝親信擁有了更多的權力,有的尚書,比如工部尚書,他甚至最長的時候,除了朝會外,有三個月的時間,沒有私下被皇帝召見過。
一切事務都是通過內閣大學士內外上下通傳。
這注定會讓他的意見在皇帝這里變得不重要,繼而在政治中被邊緣化。
之前還只是高官有這種感覺,普通的朝臣本來也見不到皇帝,但拆分諸省之事,實在太大了,才會激起這么強烈的反應。
李顯穆入宮后,一進文淵閣就見到了堆積如山的奏章,以及苦笑、皺眉、唉聲嘆氣的閣臣。
李顯穆哂笑道:“這是陛下讓人搬來的?”
楊榮苦惱的揉了揉頭,嘆聲道:“是啊,一大早陛下就讓宮人把這些奏章都搬到了文淵閣,讓我們將這些朝臣的奏章批閱掉。
這次對分拆諸省的反對聲很大,甚至今天我上朝時,已經有人罵我禍國殃民了,我看是南直隸士子。”
“雖然大明遷都北平,但南直隸依舊是京畿,乃是首善之地,一直以來都有特殊的照顧,如今變成江蘇省和安徽省,沒了特別的照顧,出身南直隸的士子不罵才怪。”
內閣幾人都無奈的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