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元年正月,一行眼神銳利的漢子隨著行商往西而去,直道上揚起陣陣塵灰,伴著馱馬的嘶鳴遠去。
李府。
廳堂之內,左右各坐著幾人,有內閣大學士楊榮、黃淮,有都察院左僉都御史趙振,有翰林學士,有大理寺少卿,有給事中,零零散散坐著約十個人,都是如今在京城中的心學黨骨干。
李顯穆掃視而過,這些人都是他精挑細選出來的,既有能力,又有德行的官員,從永樂十二年到十五年一一拔擢出來,培養了十年,如今終于可以登堂入室,作為左膀右臂。
熱茶騰騰,堂中熱龍燒的也旺,屋內不曾有什么寒意,但眾人臉上卻滿是凝重之色。
“元輔,從去年末的大明財政會議上,您提出專款專用之事后,這京城之中,可謂是暗流涌動。”
“工部尚書府的門檻都快要被踏破了。”
“很多人去游說戶部尚書夏原吉了,讓他反對此事。”
“有很多官員在暗中串聯,想要反對此事,力量很強。”
眾人紛紛開口說著近日京中暗中的涌流,帶著一絲感慨和深深的忌憚。
李顯穆面色很是平靜,“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早在預料之中,但這樣的財路,必須斬斷,哪怕和他們不死不休。”
堂中眾人聞言肅然鄭重點頭。
若非抱有這樣相同的意志,他們也不會出現在這里。
黃淮微微皺眉道:“只是此番反對力量的確很強,下官擔心他們在暗中攪亂。”
楊榮也皺起眉頭,“若是他們故意做出因專款專用而出亂子的事。
譬如一項工程事事匯報,故意以制度為理由,拖延工期、耽誤大事,最后造成災難后果,再將原因直接推到‘專款專用’制度上。
那可就不好收拾了,明達你也會陷入被動中,不得不防啊。”
堂中幾人神情微凜,故意攪亂朝廷政策,八分的事用一百分的力去做,往極端去做,這一向是對抗朝廷政策的好辦法,而且很難處理,因為一旦打擊,就會挫傷官員做事的積極性。
李顯穆緩緩飲下熱茶,淡淡道:“這個制度一定是會降低效率的,所以不能給他們證明專款專用制度壞處的機會。
而要主動出擊,證明這個制度的必要性。
明光,子鈺。”
左僉都御史趙振和大理寺少卿周成當即沉著應聲道:“元輔,下官在。”
李顯穆取出一本賬冊,遞給二人,“我這里接到一封密信,以及一些往來文書,有人對皇陵貪腐,這是一部分賬冊,其中有不妥之處,但證據還不太夠。
你們二人派人去探查一番,務必將此事鬧大,尤其是抓住其中虛報、瞞報,各流程上下其手的環節,將此事定性。”
堂中眾人紛紛神情一振,趙振和周成從李顯穆手中接過一本賬冊,滿臉興奮,“若是能夠抓住其中首尾,必然能夠重重打擊那些反對之人。”
李顯穆神情頗為鄭重,“這件事我不會直接出面,待查出一番首尾,明光,你在都察院中,尋找一個正直敢諫的年輕御史,由他上奏天闕,而后內閣再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