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德龍升任從七品,道錄司安撫使副使。
柳弘式八品典儀,林譯八品典事。
官職名稱就能看出,和‘職事官’不搭邊。
不過,即便是‘佐貳官’,那也是實打實的七品、八品。
要是下放到地方,升到縣簿、縣丞之類的官,那也是一縣二把手、三把手。
就算是茅山掌教真人,此時也不過是五品的真人頭銜。
其他幾個長老,也只是七品。
石德龍三人要是回茅山,至少長老們得在山門外相迎。
家中親長收到信后,更是喜出望外。
所以三人對李景孝那叫一個感恩戴德。
石德龍要是再立功,為親媽討要個七品誥命毫無問題。
這在古代,就是大孝。
族譜上,都得給他母親單獨寫一頁。
而且大周很多東西,基本上一股腦的繼承了明朝的制度。
誥命其實不難獲得,基本上三年考滿無過錯,就可以獲得封贈。
而且官職和爵號不僅授給官員本人,還可以“上榮其考祖,下及其子孫”。
李景孝他那便宜老爹,雖然早死,但頭上還加封過從二品‘護軍’的勛位,正三品的‘昭勇將軍’銜。
親媽也有‘二品誥命’。
所以李景孝說石德龍,能給他媽賺到個誥命,真不是亂說。
出門上馬,李景孝想了想,還是扔給石德龍三人,各20張精通級別的驅邪符、御火符和御雷符。
然后看向石德龍說道,“給你們掌教師伯傳信,本官想要些護身的符咒、或者道法。”
石德龍沒遲疑,忙拱手說道,“大人放心,下官稍后就飛鶴傳信回茅山。”
自己等人從正九品升到從七品、八品,官升兩級、三級,確實欠了大人一個大人情。
更別說,自己三人前些天,還是大人救下來的。
這么大的人情不還,將來反而更麻煩。
再說,不管是道法還是符咒,等大人學會,將來說不定還能指點自己三兄弟。
李景孝笑著點點頭,回頭看了眼已經上馬的二福,還有駕著馬車的賈蘅等人已經準備好了。
這才騎著馬先行,一路趕往皇宮。
真說起來,李景孝其實是要夜宿宮里,以防萬一。
但這規定沒人和他說,李景孝也就當作不知道。
剛到神武門外,就見‘上直軍’的侍衛百戶牛展鵬,帶著幾十個侍衛守在宮門口檢查進宮人員的隨身物品和著裝。
紫禁城有四個門,東華門一般是文臣進出皇宮的地方。
西華門旁邊就是內務府,皇帝與后妃如果要去西苑,也走這邊,所以西華門使用的最少。
南門是午門,平時基本不用。
北門神武門則是嬪妃、官員、侍衛、太監以及工匠進出故宮最多的地方。
看到李景孝騎馬過來,牛展鵬忙撇下個官員,笑盈盈上前抓著馬韁。
“大人,夏公公和戴公公,剛剛派人過來詢問您是否進宮了。
還吩咐下官告訴您,進宮之后,直接去保和殿便是。”
李景孝點點頭,心里卻有些膩歪。
大年三十的,父子倆就給自己出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