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等到李景孝因功恢復祖上的伯爵爵位的消息,傳到了金陵時,王伯騰那叫一個后悔。
隨后又傳來李景孝升侯爵,還是世襲,王伯騰恨不得扇自己幾巴掌。
就連王子騰都后悔的很。
王仁自然也是后悔,想了想后,忙問那驛卒,可知道李景孝為何一人一馬出現在這里。
那驛卒不敢得罪王仁,但更怕李景孝怪罪。
所以只說自己僅知道,那位大人中午時,從薊州趕過來的。
沒想到下午又快馬回到驛站,看樣子,應該是趕回薊州。
王仁不得要領,想了想后,忙安排家仆快馬回京打聽消息。
還專門派人去問王夫人,說不定就能打聽出有用的消息。
等王家的人快馬加鞭抵達賈府,賈母和王夫人正好從李家出來,回到榮國府外。
王夫人一聽是侄子王仁,派人來打聽自己女婿的事。
臉上的笑容立馬燦爛了三分。
即便王夫人心里向著娘家,但女人嘛,炫耀的心思是難免的。
好在王夫人還不算太蠢,只說了李景孝率軍北上,其他的,就不是她一個內宅婦人能知道的了。
隨后重點提了句,李景孝被皇帝封為五軍都督府‘右都督’。
那王家的仆役聽完,果然露出驚駭的表情。
這可是正一品官武官,基本上等于武官品級的極限。
而且李家的侯爺,好像也才16,這也太夸張了。
就連王家這仆役都覺得,賈家還真是走了大運,居然靠運氣得了個這么厲害的女婿。
等王仁知道這事,李景孝早就回到了薊州。
大軍準備了三天,糧草馬匹全都準備好了后。
因為運力的原因,大軍能攜帶的物資有限,居然還多出不少糧草。
可見朝廷這次是真的全力支持這次北上。
李景孝干脆花錢,找關系私人買下足夠三千人吃五天的糧食。
還三千匹馬五天的麥麩、大豆、黑豆和鹽巴,一起收進了隨身物品欄。
這才帶著三千騎兵出了長城。
但這次隨行的馬匹,足足9千匹。
輕騎兵一人三馬,重騎兵一人五馬,加上后勤的駑馬,足足1.2萬匹。
不僅把薊鎮的馬匹全收集起來,京城那邊還運了4千匹過來。
在大軍出關之前,李景孝兩天前,就已經派遣了左鎮撫司5個小旗,先一步出關探路。
李景孝對趙軍明、魯二福這些人滿意和放心,自然就偏愛起邊軍夜不收出身的精銳士卒。
所以左鎮撫司擴招,多是在九邊軍鎮里挑選。
其中就有遼東,薊鎮的夜不收,這些人出關之前,還給李景孝詳細講解了薊鎮關外的韃靼部落分布。
出關兩三百里范圍內,倒是不用太過擔心水源的問題。
不過,薊州以北的草場不多。
大片、大片的山林,反倒不適合放牧。
但小部落其實也不少,而且不少和大周的關系其實還不錯。
只是一旦韃靼人大軍從薊鎮方向南下,這些人或是被逼、或是自愿,還是會跟著韃靼大軍南下劫掠。
說白了,這些小部落沒陣營觀念,誰厲害跟誰。
李景孝的目標,也不是這些部落。
畢竟薊鎮長城,十幾二十年沒遇到韃靼人南下,不少城關看著,都顯得荒廢很久了,駐守的兵卒也不多。
但這也足以震懾薊鎮以北的游牧部落,沒什么心思南下劫掠。
甚至不少部落還學著大周開荒、耕地種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