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老百姓私下里的交易和往來,能買到,或者換到生活所需,即便是游牧部落,也不會輕易開啟劫掠。
畢竟,大周人也不是好惹的。
老百姓怕官府,那是知道自己打不過。
可民間搶水都能打的頭破血流,小部落真敢劫掠。
最后的結局,要么被趕走,要么被人給滅了。
而且北有興州衛,南有薊鎮,生活在這一片的小部落,自然得老實點。
韃靼人不愿意走這條線南下,也是因為這一帶山林起伏,很難走。
而且除了韃靼人外,還有不少漢人也生活在這一片。
韃靼人行軍很難瞞住大周的探子。
還得先把興州衛拿下,否則糧道肯定會被斷。
既然薊鎮以北的小部落老實,李景孝自然不會去動這些部落,甚至還讓隨軍的左鎮撫司的校尉們跑去招兵。
只要舍得花錢,這些部落里總會有人愿意賭一把。
大軍出關五天,就招募到800騎兵。
一部分是韃靼人,一部分是在關外求活的漢人邊民。
等越過了興州衛,才算真正進入了草原,然后出去探路的夜不收,回消息說大軍70里外,就有個幾千人的韃靼部落。
而且看部落里的人員情況,肯定有不少男丁被韃靼人征召,去了大同和宣府。
李景孝頓時興奮起來。
不過他也沒急著進攻,而是命大軍找個合適的地方歇馬和用飯。
然后把軍官全召集到自己身邊,開口就是,一個人頭5兩銀子。
等拿下那個部落,6成繳獲歸士兵。
手里有人頭的優先拿銀子,剩下的才是平分。
李景孝這個主帥也只能1成。
剩下的3成,歸總旗、百戶或者虞侯們的。
要是誰因為哄搶錢財,延誤軍機,不僅斬首,還罪三代。
這一條,頓時把所有軍官給鎮住和嚇到了。
不過大家也知道,李景孝只拿1成,為的就是激勵士氣。
而對普通士兵來說,6成歸他們分,簡直聞所未聞。
而且一個人頭5兩,還優先分配。
自然是士氣爆棚,人人向前。
明末時,說女真人滿萬不可敵。
但只要明軍足餉,則無敵。
當兵打仗說白了就是為錢,只有當官的,才會想著升官。
李景孝這次沒讓重騎兵打頭陣,而是800招募的輔兵打頭,1千重騎兵第二波沖鋒。
2千穿著皮甲的輕騎兵,則繞到兩側,圍殺逃走的人。
統領著800招募的輔兵的牛展鵬和陳鴻升兩人,頓時感覺到了壓力。
兩人隨軍北上自然是想賺功勞,但李景孝可不會讓他們指揮殿前司重騎兵,和2千五軍都督府抽調出來的2千輕騎兵。
所以800輔兵就歸他們倆管,好在李景孝舍得花錢,在招募輔兵時,盡可能要求有馬。
連人帶馬20兩安家費。
關外的馬匹價格,比關內低多了。
而且牧民自己用的馬,在他們自己心里雖然重要,但真要賣,價格會更便宜。
道理就和未來的水果一樣,城里的價格,會是產地的好幾倍。
所以這800人個個騎馬,要不然,別說打仗了,根本跟不上大軍的行進速度。
好在這些雇傭兵既然愿意跟著大軍走,大部分人求的就是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