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孝心里又希望韃靼人瘋狂追擊。
而且自己都筑京觀于多倫湖畔,還勒石刻字,寫下十二戰十二勝的事跡。
對自己來說,這是能名傳青史的事,可對韃靼人來說就是洗不掉的恥辱。
按說韃靼應該會瘋狂的追擊自己。
而且自己則用玄光術不停觀察韃靼追兵的情況,找個機會,再帶著大軍偷襲韃靼人。
有了第二次的全殲追兵,韃靼人自然就不敢繼續追。
要是王忠帶著女真人來支援,說不定還能反擊。
直接擊潰這三萬多人的追兵,然后走路程更近的興州衛南下回關內。
可惜韃靼人居然走的如同烏龜爬一樣慢。
以至于現在王忠帶著2千人過來了,李景孝居然暫時找不到理由去消耗這只女真部隊。
好在想法歸想法,理智還是占據了上風。
2月底出京城,抵達鎮江堡時,就聽說有一支1萬人的韃靼騎兵,在東線鉗制遼東鎮和迷惑朝廷。
現在自己東歸,這一萬韃靼人就是攔路虎。
有了目標的李景孝,對待王忠的態度,自然熱情了不少。
大軍繼續往東走了兩天,就有斥候回報說,30里外,有兩千左右的女真騎兵和幾百人的牧民小部落,在一處小湖畔安營扎寨。
李景孝自然沒那么容易相信王忠,命令斥候繼續往東,和往北、往南偵察。
大軍則放慢速度,本來只需要一個時辰的路程,李景孝足足走了三個時辰。
天色都暗了下來,才走了20里。
直到三個方向的斥候回報,沒發現異常,這才放心下來。
但李景孝沒急著去和王忠匯合。
而是命人安營扎寨。
10里外,等了一天的王忠,不由有些焦慮起來。
大周軍隊走的這么慢,明顯是不信任自己。
好在王忠也知道,換成是自己,也會小心再小心。
畢竟從草原上傳來會的消息來看,韃靼人是恨死了這位大都督。
所以周軍沒脫離危險,謹慎點再正常不過。
但王忠此時又開始后悔,答應了寧國府賈蓉,帥軍追隨那位大都督。
要是被韃靼人知道了,韃靼人拿那位侯爺沒辦法,最后大概率會把一肚子氣,撒到自己所率領的哈達部頭上。
可要是敢耍那位侯爺,明明答應了率軍跟隨他,最后卻不出現。
保不齊那位爺,就會率軍攻擊自己。
以這位爺動不動殺光韃靼人的做法,哈達部肯定也沒好果子吃。
更別說,那位寧國府的賈大人可說過,自己要是不出兵。
等侯爺率軍回到京城,就會向皇帝進言,冊封自己的敵人為塔山衛的指揮同知。
到時候,本來就處于劣勢的自己,只能帶著族人繼續遷徙。
想再回到故土,就不知道是多少年之后的事了。
甚至永遠都回不去。
而且一旦遷徙,對手還有可能乘機一路尾隨追殺。
所以王忠是不來都不行。
要不然,真以為女真人,會那么容易聽話?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