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武元年九月十日,你獲得前線傳來的魏王信征討高句麗軍情戰報。】
【戰報表明一切順利,此時的魏王信正在進軍高句麗王都平壤的途中。】
【而且,因為魏王信采用就食于敵策略的原因,使得你需要提供的糧草數目大大減少。】
【甚至,他還遣人運了一部分回來,極大的減輕了如今大周朝廷后勤調度的壓力。】
看到這,荀瑾瑜直接長松了一口氣。
隨即就毫不猶豫的直接在界面上改變了一個指令。
【你下令調遣原本押送糧食前往高句麗戰場的五萬民夫前往徐州。】
因為就像上面信息說的一樣。
現在大周朝廷后勤調度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游戲里別說是身為大周丞相的她整宿整宿睡不著覺了。
就連整個朝廷都在超負荷運轉,沒一個官員有好好休息過。
至于為什么?
當然是因為大周朝廷太窮了。
畢竟打仗最重要的是什么?
國力、經濟、民生。
但現在的大周…
國力和民生在兩年的高速休養生息下,勉強可以說的上是撐得住。
可經濟上,不能說一塌糊涂把,也只能說馬上快崩了。
財政上全是赤字。
因為征召的徭役是可以不給錢。
但前往作戰的府兵與朝廷官員所需的俸祿可不能不給錢啊。
尤其是在偽齊進攻烈度越來越高,前線將領調遣府兵數量也越來越多的情況下。
府兵不給錢,誰給你打仗?
本身就因為被調遣了,耕不了田了,在不給錢,就算不分分鐘給你鬧起來。
也怕是會出現一定得懷疑心理,作戰能力肯定得降低,時間久了照樣鬧。
至于官員的俸祿…
雖然荀瑾瑜也考慮過先節衣縮食,把他們的俸祿減半,但后面還是放棄了。
因為現在大周征募徭役的數量高達百萬,還持續了整整三個月。
來回的奔波,還毫無收入的日子已經讓民怨四起了。
在把官員的俸祿減半,那么靠誰去安撫這些百姓?
官員都活的不舒服,那么在官員治理下的百姓能活的舒服嗎?
那肯定不可能的。
怕是這邊剛降俸祿。
下面的官員就開始擺爛了,效率也得降低。
總不能把刀架他們脖子上讓他們動起來吧?
那這種事情荀瑾瑜是做不出來。
這得找吳信。
因為這種事情,只有沒腦子,完全不考慮后果的人才會去干。
所以,最終降低官員俸祿這個選項被荀瑾瑜pass了。
至于現在的財政赤字,反正荀瑾瑜是暫時沒辦法了。
能扣的她都扣了。
連蘇綰的內庫她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勸她貢獻出來用了。
還有朝廷五貴和朝野上下大大小小還占據官位的世家官吏。
身后的世家家族也被她以“為了未來豐厚的回報”而榨干了。
反正她總不可能去征老百姓的糧吧?
那在這種情況下,豈不是分分鐘就要學習吳信正君討奸?
把自己這個大周奸相拉下馬?
所以,沒辦法了。
她只能無奈的依舊派遣常春率領著軍兵到處跑。
在那些世家大族或者富有商賈的門面前停留一下,“不經意”的哀聲嘆息。
說大周多苦啊。
大周多窮啊。
身為“愛國愛民”的有志之士。
你也一定不忍心咱的大周因為沒錢而戰敗吧?
所以…
老爺捐點?
什么?
你不捐?
“哐當。”
哎呀,誰把這盔甲放你們府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