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就在蘇婉清還在思考著自己計劃的可行性和該如何安排之際。
渾然未覺蘇婉清已經失敗的荀瑾瑜卻已經開始展開了自己第一次統兵的大規模軍團行動。
【大夏三年九月末,你率軍抵達并州壺關外與幽州牧劉禹成功會師。】
【而你們雙方總計八萬余人的龐大兵力也給予了此時身為壺關守將吳二極大的壓力。】
【因為盡管他麾下可用守關的百姓數量高達十三余萬,可與你們手下的軍兵對比,那也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毫無可比性。】
【因此,在深思熟慮后,他選擇了死守不出的策略。】
看到這,荀瑾瑜眼神微動。
隨后在沉思片刻后,便點開了她調兵路途中所收集,關于壺關守將吳二的情報看了看。
【吳二】
【簡介:原名燕二,并州人士,最先追隨吳信的義士之一,在結拜后改姓為吳。】
【性格有勇有謀,不管是性格上還是處理事務、打仗上都十分靈活,被吳信謀主林忠贊之為——】
【勇鷙善謀。】
【而替天教主吳信亦稱其為自己的左膀右臂。】
【戰績如下——】
【曾與吳信和其98名弟兄并肩沖陣,萬軍叢中取敵首而逃。】
【參與吳信密謀起事。】
【率替天教眾攻取并州十五城。】
【率替天教眾鎮壓并州境內小軍閥。】
履歷并不像明公那么華麗。
荀瑾瑜指尖敲擊著案牘,靜靜思索著。
但也要小心一點。
因為作為謀士,她從不會小瞧任何人。(蘇婉清除外)
更何況她帶兵的次數屈指可數。
也并不像蘇婉清一樣還能經常出去溜達溜達。
甚至她感覺自己的統兵能力可能還不如蘇婉清。
畢竟作為吳信謀主,她大部分時間只負責規劃戰略和管理后勤,偶爾還當個媒婆,幫他去算計一下女人。
至于帶兵打仗一類的,那完全不需要她了。
吳信一個人就行了。
所以,其實她對于自己能不能攻破壺關也不是很有信心。
更別說壺關作為進入并州的門戶之一,他本身的地形也是那種城高又據天險,攻堅不易的類型,讓荀瑾瑜想攻下的概率又下降了幾分。
不過…
值得慶幸的是她這邊并不是主戰場。
真正的主戰場還是蘇婉清那邊。
而經過她的提醒,蘇婉清那邊就算不能勝,但也不會敗,穩扎穩打之后勝利還是屬于她們的。
除非她直接蠢的直接全部壓上去,然后被吳信突臉了。
但這個可能性應該…很小吧…?
荀瑾瑜瞥了蘇婉清一眼。
在發現她正滿臉興奮的不知道在操作什么,而不是面色鐵青的樣子后,才松了一口氣,收回了目光。
看起來不像失敗了的樣子。
說不定已經在壓制明公了。
因此,她這邊只要拖住吳信的部分兵力就可以了。
而對于這點,她還是很有信心的。
想到這,荀瑾瑜稍微思索了一會,便開始了布局。
【對于替天教一方的按兵不動,你暫時并沒有什么表示。】
【因為你明白,壺關的地形險要,想要攻下需要很長的時間,急不了一時。】
【況且,夏軍新到,經長途跋涉,本就疲憊,也需休整一日,不宜發起進攻。】
【故而你也選擇了與壺關守將相同的策略,按兵不動,與之暫且對峙,同時向下吩咐道——】
【“我軍新至,恐敵軍乘我等軍心未定之際,夜襲營寨,當加強巡防!”】
【話畢后,你又暗中吩咐數千軍兵,埋伏在夏軍所筑的營寨四周。】
【隨即在見一切防備妥當后,才與幽州牧劉禹在大營內召集眾將開始商議起了攻打壺關的軍事安排。】
就跟荀瑾瑜給蘇婉清的諫言一樣。
她自身主打的也是一個字。
穩。
戰爭靠的就是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