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三年十一月三日,接連的壞消息讓你異常頭疼。】
【同時,因吳信舉兵進犯冀州的原因,你也不得不放棄了回守冀州,去解決后方動亂的想法,繼而選擇駐守壺關。】
【畢竟冀州作為你們荀氏的基本盤,是絕對不容有失的。】
【但好在,你寄出的信件在被你的叔叔荀固安收到后,他也立即反應過來,停止了繼續進攻關卡的行為。】
【這使得長安蘇氏也猛然驚醒,明白自己中了叛軍的反間計,從而釋放了所抓捕的長安荀氏子弟,并賠禮道歉。】
【雙方的關系緩和了許多。】
【這是你這么多天以來,獲的得唯一一條好消息。】
看著眼前浮現的消息,荀瑾瑜沒有絲毫在意。
反而還在焦頭爛額的部署著壺關的城防。
畢竟吳信的動作太快了。
完全沒有給她多少準備時間。
【大夏三年十一月四日,在吳信率軍緊趕慢趕,日夜兼程之下。】
【其終于在十天后,抵達了壺關外。】
【而你也早已嚴陣以待。】
【不過雖然你預測其在經過連日趕路之后,必定會休整一日,但思慮再三之后,你最終還是沒有趁其未穩,發動突襲。】
【吳二的前車之鑒,歷歷在目。】
【你也不想賭吳信是否有著準備,從而步入后塵。】
【更別說,人的名,樹的影。】
【你雖然并不明白蘇婉清是如何在那么大的優勢下,落敗的。】
【但越是不明白,你就越是謹慎。】
【所以,你最終選擇了堅守不出,并在城外布置了數千名精銳騎軍,迂回牽制,意圖使其不敢全力進攻。】
【可出乎你意料的是。】
【吳信幾乎沒有絲毫休整,便對你們發起了猛攻。】
【畢竟他知道時間不等人。】
【明白司隸的叛軍在無法攻破長安的情況下,根本不成氣候,很快便會在蘇氏反應過來后被鎮壓。】
【因此,他并不理會你所布置軍隊,只是加強了側翼的防守,派遣了兩名兄弟提防迂回牽制的軍隊,隨即就親自的加入了攻城的部隊,身先士卒。】
【而在他的身先士卒之下,替天教眾們也爆發難以想象的戰斗力。】
【你很難想象。】
【但卻親眼見識到了。】
【在身無寸甲和缺乏攻城器械的情況下,一群穿著單薄的衣裳,用著粗陋的鐵索是如何爬上城墻與你麾下的夏軍血戰的。】
【“替天行道,解放天下!!!”】
【他們狂呼著。】
【漫山遍野的呼喊聲一度壓下了你們夏軍的威武聲】
【“教主萬勝!!!”】
【他們狂熱著,紛紛跟隨著那個男人舉著兵刃把穿著盔甲的夏軍砍成肉泥。】
【退,退,再退。】
【你麾下的將校根本無法遏制替天教的攻勢。】
【亦或者說,他們根本無法遏制吳信的攻勢。】
【在他踏上城墻的那一刻。】
【便在這四處皆是夏軍的情況下,接連突破,斬殺數名將校,掀起一片腥風血雨。】
【夏軍被震懾,為之失聲。】
【而其后跟隨而上的吳信兄弟和替天教眾們也迅速跟進,以他為矛頭,迅速撕裂了夏軍在城墻上的陣線。】
【城墻之上的夏軍正在節節敗退。】
【越來越多教眾如同蝗蟲一般爬上了城墻。】
【面對這危機的局勢,你不得調集夏軍銳士,加入戰場。】
【同時也不得不下令,令布置在城外的精銳騎兵開始向著替天教大陣發起進攻。】
【在第一天,你們雙方便進入血戰。】
大腦在飛速運轉。
調集兵力四處支援間,荀瑾瑜額頭上也隱約滲出了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