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兵不厭詐,恐其偽裝,今天下洶洶,唯慎行之。】
“再等等吧。”
看著自己面前與蘇婉清同樣的畫面與消息。
荀瑾瑜思慮良久,最終還是搖了搖頭,給出了否決的答案。
對此,她的理由也很簡單。
“局勢明了,我們知,那敵軍自然也知,所以我們若去,他們也必當有備,恐不可圖,討不到好。”
“再者就是他們既然已經出現了問題,那么就沒必要去博,浪費我們的有生力量,等待他們自行崩潰就好。”
“明白了。”
聞言,蘇婉清點了點頭,隨即便直接選擇了二。
【大夏四年八月十六日,對于涼州軍的士氣低落的情況,你視而不見,并未選擇趁此機會反攻,而是繼續堅守等待,其后再做圖謀。】
消息落下,荀瑾瑜沉默。
畢竟蘇婉清這么果決…聽話還是讓她有些不習慣。
不過在她不習慣的同時,也讓她心中明白了對于自己與蘇綰之間決斗,蘇婉清是真的想贏啊。
但…
想贏還真不容易。
凝視著另外一處的消息,荀瑾瑜心中也不得不承認。
平時模擬中沒有什么存在感的蘇綰,確實也不是個易與之輩。
【大夏八月二十日,身為蕭關守將,也是蘇婉清的心腹,王焉傳來消息,遠方拜首告曰——】
【“蕭關據鮮卑之沖,賴大將軍威靈,臣督將士晝夜巡守,城垣堅若磐石,敵莫能犯。”】
【同時,他還把最近蕭關的情況一五一十的寫于信中,告知于蘇婉清,以免其猜忌他夸夸其談。】
【信中,先是對蘇婉清的八百字諂媚詞。】
【對此,蘇婉清雖面色不悅,向左右叱道——】
【“豺狼踞北,將帥猶效弄臣之態,何以托重任?”】
【然目注信上“主上神武天縱”之詞,蘇婉清心中卻享受至極,頗為贊同的暗道——】
【“吾蘇婉清,文武之盛,令人贊頌之情,溢于言表,無足為奇也。”】
【“手提玉劍斥千軍,世間無我這般人。”】
荀瑾瑜:“……”
無視掉無用的消息,荀瑾瑜面色凝重。
【然而,在蘇婉清看到信中所述,鮮卑一族的異常舉動后,很快便把自己心中的自戀拋之腦后,陷入了凝重。】
【畢竟,這伙鮮卑人…根本不像鮮卑人。】
【大夏四年八月二十一日,對于來自于大夏二皇子的催促盡快破蕭關的使臣,鮮卑首領拓跋綰嘴上雖鄭重表示加快攻勢,然心中卻不以為然。】
【因為早在她于七月二十五日與大夏二皇子提出分兵之際,便起了別的心思。】
【她明白,有著你精銳、重兵鎮守的蕭關、街亭、隴關,根本就不是他們這些不善于攻城,善于騎戰的異族和涼州邊軍們攻破的。】
【強攻,不過是浪費軍力。】
【因此,明白這點的她,一直以來都保留著實力。】
【期間,對于攻城一直是雷聲大,雨點小,真實的動作其實是一直在拉攏著涼州內部混居的羌人。】
【而憑借著強大的軍力和大夏二皇子他們白給的糧食和兵刃。】
【她很快便拉攏了大小部落百余,兵力膨脹至十五萬兩千余。】
【同時,對于夏人,她也沒有放過。】
【依靠著大夏自己內部整出的混亂,吃人的官員,荒唐的世道,身為鮮卑人的她反而表現了與夏朝統治者相反的仁慈。】
【她控制自己族人燒殺搶掠的欲望,遣族人積極賑災。】
【一時之間,涼州部分地區百姓從鮮卑者,竟大于從大夏二皇子者,加入其軍為其作戰者更是不計其數。】
史書有載,為鞏固自身安穩,周人有“西和諸戎,南撫夷越”一事,其中又以夷制夷為最。
但說到底,也不過是攻心之策。
懷遠伐交,糅合分治與收攏民心,既借他族之人制衡內部反對之音,又以仁政瓦解根本的統治根基,在之后,便是吞并。
想到這,荀瑾瑜心中嘆息。
難打了啊。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