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四年十一月,準備完畢的你,率十五萬大軍南下——】
消息落下,畫面浮現。
【長江北岸,號稱“一百萬大軍”的戰船用鐵索相連,如巨獸匍匐江面。】
【旌旗蔽空,甲士林立,鐵鏈錚錚,將艨艟斗艦連成水上堡壘。】
【一聲又一聲的“萬勝”震天動地。】
【一眾明明不習水性,少見水域的北方軍兵們,面對長江不僅沒有透露出絲毫的恐懼,反而透露出無比的狂熱與興奮。】
【畢竟在此刻,吳信已然在親衛的護送下登上了被鐵鏈相連戰船中間最大的戰船之中。】
【火紅色的大纛旗在江面上豎立。】
【完全可以說,在大明眾多軍兵眼里…】
【只要你這個幾乎就跟神明的沒什么兩樣的男人,與他們同在。】
【他們就永遠不會感到畏懼。】
【起并州,破冀定兗,旬月席卷北疆,威夏庭而懾九垓。】
【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而今南下,自然也不必多說。】
【更何況,千金之軀,不涉險境。】
【如果不是有著萬全的把握,吳信又如何敢把自身置于險境?】
【因此…】
【南下統一之戰,他們必勝!】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大明終將一統,解放必將到來。】
【“大明萬勝!!!”】
【“大明萬歲!!!!”】
【震耳欲聾的吶喊聲于江面上回蕩,似乎永遠沒有平息的時候。】
【而在中間的戰船上,在左右面無表情的甲士護衛下,瞧見軍心可用,沒有出現想象中例如恐懼江海而出現士氣低落場景的吳信,也是扶著船欄緩緩下令——】
【“揚帆,啟航!”】
【“諾!”】
【話語落下,令旗飛舞。】
【“萬勝!!!”】
【伴隨著又一陣吶喊聲。】
【江河之上,遮天蔽日,刻有“明”字的無數面火紅色旌旗也開始了緩緩移動。】
【百船千帆,順流直下。】
畫面結束。
而此時,回想著剛剛結束的畫面,吳信心中也是極為滿意。
畢竟先不管能不能贏。
但至少在斗志方面,他親自上陣鼓舞士氣的表現還是很客觀的。
而這一點,說明了什么?
說明了他又多加了一成勝率。
因為在他的估算中,這次勝率大概在三成左右。
這低嗎?
這很低。
但也是沒辦法的事。
只能說誰叫自己“心急”呢,給他的準備時間是真不多——只有短短一月。
所以,盡管他很明白曹操失敗的原因,并想到了很多辦法來避免,但也只做到了其中兩點。
那便是讓大明工匠們把鎖鏈換成了可快速拆卸的和加固了一下戰船的沖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