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十二年正月初一。】
【大明長安——】
【作為曾經大夏的首都,歷經數百年,再加上大明數年的努力建設,終于再次散發出了文化中心的光彩。】
【曾經,外來的客商,想來長安落腳,得看地位。】
【若是個高門大姓,或跟官家挨的上關系,那店鋪自然能靠近權貴們的街道,與官家做生意。】
【而若是那邊都挨不到,祖輩都是平民、賤種,那自然只能靠自己積德。】
【然而在大明的治下,卻沒有這種規矩。】
【只需要你能通過大明的審核,繳納一筆獲得費用,那就可以獲得在長安經商許可,加入這座古都,做任何人的生意。】
【而就是這種獨特的經商文化,使得長安獲得了來自于大明各地、周邊各國商賈的青睞。】
【本地的絲綢、茶葉,甚至各種各樣的,來自于外來國度的稀奇古怪小物種涌入了大明。】
【再加上大明一向良好的信譽,與吳信本人的親自保證——】
【大明寶鈔,這個可以與官府直接兌換金、銀、銅錢的物品在民間開始流行,更加促進了大明經濟的發展。】
【商業的繁榮,太平數年逐漸緩過來的元氣,終使得大明原本還一直貼近赤字的財政緩過了神。】
【財政的緩和,又再次讓大明的工程建設的效率,進一步增加。】
【兩年之間,在大明中央傾向性的支持下,地方利用分稅制與中央部分補貼的錢糧疏通了許多堵塞的河道。】
【堵塞的河道疏通之后,使得地方商賈所攜帶貨物交易的速度再次加快,大明的經濟水平日益繁盛,所獲之賦稅與支出逐漸也趨于平衡。】
【同時,外交上與草原霸主鮮卑、西域諸國保持的良好關系,亦讓原先屢次進犯的高句麗心生忌憚,不再進犯,開始派遣使臣試圖修補與大明原先惡劣的關系。】
【隨之,這也吸引了與高句麗關系惡劣的倭國注意。】
【畢竟,此前大明水軍漫無目的搜索行動,引起了他們惶恐。】
【雖然大明水軍偏向友好,語言不通也沒有發生沖突,但那些龐大的船只,精銳的軍兵還是他們認識到了大明這個國家的強大。】
【因此,在高句麗派遣使臣前往大明后不久,他們同樣派遣使臣前來大明希望建立外交關系。】
【可沒到多久,他們就再次被大明文化的繁榮深深的震撼到了。】
【騎著高頭大馬,在城門處,冷眼觀察著人流,警惕著宵小之徒的軍兵。】
【宏偉的城池,寬敞的街道,無時無刻在巡邏,維持秩序的治安隊。】
【即使是在夜晚,卻依舊燈火通明的街道。】
【看聽不懂,難理解意思的詩賦在穿著“華麗”的學子嘴中傳唱。】
【往來的胡商跳著胡舞豪爽大氣。】
【金發碧眼,高鼻梁的商賈說著古怪的言語,帶著西域的翻譯官拿出金幣試圖購買絲綢。】
【城池中心處,更是人頭涌動,龐大的人流在觀賞著大明文化部最新發表的演出——】
【用99面刻有鐮刀、錘子的大明國徽國旗覆蓋的舞臺上,邪惡的舊勢力地主被新生的大明年輕人打倒。】
【從牽著孫子小手的年老者,從參加過戰爭的退伍軍兵,到年輕的戀人,新婚的夫婦,還有特意過來觀賞的太學院學子們,無不歡聲喝彩。】
【文化的力量如此強大,它可以一瞬間把人們的心凝聚在一起。】
【此時,長安城早已不再是獨屬于權貴們的長安,而是真正屬于天下人的長安。】
【解放十二年正月初十。】
【你接見了在大明四方海域游行歸來的大明水軍所匯報的并愿意自發派遣、或被動派遣前來大明的國家、部落使者——】
【一百二十三位。】
【你與他們構建了友好的貿易協定,并表示如果他們的國王愿意,以后只需要向大明朝貢,便能與大明的友誼長存。】
【強大的國力,文化的繁榮讓這些使臣無不點頭表示愿意回去告訴自己的國王、首領。】
【不過,在這些使臣中,你唯獨沒有接見來自于高句麗與倭國的使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