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相信,那時候的百姓肯定會很苦,甚至有可能重新開始舉起武器反抗。”】
【“所以,如果不去做的話,那么念蘇一定會親眼看見那種場景的,我不希望她生活在那樣的時代,我只希望她生活在一個美好的時代。”】
【“永遠平安康健。”】
【行走時,你向著身邊的蘇芷若這么說著。】
【語氣一如既往的平淡,但姿態卻變了。】
【你不再像平常一般和善,反而充滿了殺伐氣息。】
【對待同志要像春天一樣溫暖,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
【這是你曾經的樣子,很顯然,有些人忘記了。】
【不僅忘記了,甚至就連以前的意志也消沉了。】
【忘記了,你們奪取勝利付出的代價。】
【忘記了,現在僅僅只是開始。】
【因此,你需要提醒他們——】
【該從美夢中清醒了。】
【次日,你第一次以主席的身份,第一次越過中央,第一次獨斷專行的向大明工農聯合國國務部下達指令,向全國發布公文——】
【《關于大明地方官吏在財政文書上預先蓋印的違法行為》】
洪武四大案之一,空印案。
明朝規定,地方官吏每年需向朝堂中央的戶部呈財政報告審核。
但要是審核不對,就會退回報告讓地方重新填。
可由于路途遙遠,所以絕大多數地方官吏都會選擇預先蓋好印的文書來方便重新填寫,避免來回奔波。
畢竟,以古代的條件,你隨便跑跑都是數月。
而且,這個行為你說違法吧,它也違法。
但要說嚴重吧,它也不嚴重。
因為這種行為其實在元朝時期就已經存在了。
存在的理由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應對上報時計算錯誤和運輸損耗導致的報告不符。
說句實在話,這種行為的初衷就不是貪腐。而存在也是因為制度的原因。
但為什么朱元璋一定要把這種行為歸咎于欺君,從一個制度的問題上升到政治問題并出重拳呢?
因為他根本上還是為了掩蓋自己的核心目的。
以空印案這個名頭,去達成——集權,削弱地方權力和震懾官吏的目的。
再加上空印這個行為,其實是當時官吏的普遍行為,所以用這個名頭完全可以打擊大部分的官吏,沒有必要一個一個去給他按罪名。
更別說真要一個一個安過去,先不說人家沒做的事,他肯定會反抗,就說你安的過來嗎?
因此,模擬中“吳信”這個跟朱元璋相似的行為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畢竟現在的大明工農聯合國也確實存在這種空印的行為,而且持續時間還不短。
總體而言,這根本還是制度和時代的問題,不是你想隨便解決就隨便解決的。
所以,他想干什么不言而喻。
也即是——找個名頭提前為自己的非常規手段提供合法性,然后開始…
殺。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