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軍消息后,彭茂邦立即趕往元首府。
“消息可靠嗎?”紀佑國也在等待最新的消息。
“非常可靠,軍情局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
紀佑國的神色陰沉了下來,迅速思考了起來。
“老紀,還有四個小時,必須立即做出決定,不然來不及阻止事態擴大。”
“別急,讓我好好想想。”紀佑國慢條斯理的拿起香煙,打著了火,卻沒有點燃香煙。
走到這一步,局勢已經非常明了。
代號“雪莉”的cia間諜仍然在新德里,還混進了新聞發布會的會場。四小時后,剛剛簽署了《日本與印度戰略合作條約》的日本首相與印度總理將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全世界宣布這一消息。
如果“雪莉”帶著炸彈,且引爆炸彈,后果將難以設想。
日本首相與印度總理遇刺,首先就會聯想到巴基斯坦,為了阻撓印度與日本結盟,策劃了這起刺殺行動。同時還將聯想到中國,因為日印結盟的矛頭對準的是中國,而不是巴基斯坦。
有沒有辦法將矛頭轉向美國呢?
思考了一陣。紀佑國不得不承認。cia在安排這次行動時。確實費盡心機。
“雪莉”從cia叛逃。是“叛國者”。不但cia擺脫了關系。還與美國擺脫了關系。另外。“雪莉”叛逃后到了中國。然后神秘失蹤。如果她地身份被查了出來。矛頭將再次指向中國。到時候。美國會反咬一口。說是中國策劃了刺殺行動。并且利用cia地叛逃間諜將罪名轉嫁給美國。
到時候。中國將百口難辯。
“如果東海局勢加重。我們有沒有能力介入印巴戰爭?”
“非常困難。”彭茂邦也點上了香煙。“印巴開戰。我們主要以提供戰略援助與派遣志愿軍等方式。幫助巴基斯坦打贏戰爭。如果參戰。要盡量避免卷入地面戰爭。以海上軍事行動為主要手段。以打擊印度海軍。瓦解印度在印度洋地霸權地位。遏制印度進軍南海周邊地區為主要目地。如此一來。海軍將是主要參戰力量。如果東海局勢繼續惡化。我們必須在東海部署一支艦隊。如果局勢升級。與日本爆發小規模海上沖突。以海軍現在地實力。很難在二個方向上同時打兩場戰爭。”
紀佑國微微點了點頭。彭茂邦地話一點都不錯。
軍事改革剛剛開始,幾支試驗部隊只能應付小規模地區沖突。共和國海軍還是“黃色海軍”,沒有成為“藍色海軍”。
正在建造的“共和國”號航母兩年之后才能完工,五年之后才能形成戰斗力。
配套的護航戰艦,艦載作戰飛機都在建造,或者試飛階段。
新式潛艇的設計還沒完成,最快也要到明年才能開工建造。
憑共和國海軍現在的實力,別說同時應付兩場戰爭,就算進入印度洋,與印度海軍一較高下都勉為其難。
不能讓日本卷入這場戰爭,至少不能給日本制造事端的借口。
必須控制住事態,不能讓事態繼續擴大。
另外,印巴開戰,對共和國有什么好處?
這幾天,紀佑國一直在衡量這個問題。
美國的意圖非常明顯,可是該怎么樣做,才能將局勢變得對共和國有利?
直接出面制止?
顯然不可能。首先是證據不足,難以讓印度相信是美國在幕后導演了胡馬雍陵爆炸案;其次會暴露共和國在印度的情報網,使情報人員身陷險境;最后還會弄巧成拙,讓印度認為共和國在謀求南亞與印度洋的霸權,從而投入美國的懷抱。
從一開始,美國就堵死了共和國從中斡旋的渠道。
問題回到了原點上,印巴開戰,共和國能夠獲得什么好處?
巴基斯坦不用多說,打贏了,巴基斯坦將成為共和國的鐵桿盟友;即便打輸了,通過大規模軍事援助,巴基斯坦仍然是共和國的重要盟友。
關鍵在于,共和國能不能在這場戰爭中給印度一個深刻的教訓。
如果能,未來十年到二十年之內,印度將不再具有威脅,甚至會在邊境談判上做出重大讓步。印度在戰后肯定會加強軍備,每年投入巨額外匯購買武器裝備,導致國內經濟受到嚴重打擊。即便印度在戰后與日本結盟,乃至與美國結盟,都需要二十年的時間才能恢復元氣。二十年之后,共和國就不是現在的共和國了。
如果不能,共和國將失去在南亞與中亞地區的發言權,同時在國際上顏面掃地。
想到這,紀佑國長出了口氣。“如果我們局部卷入這場戰爭,以打擊印度海軍為主要目的,能不能取得勝利?”
問題踢到了彭茂邦的腳下。
“能,我拿我的上將軍銜做擔保,共和國的軍人絕不會讓國家與民族...-->>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