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橢圓形辦公室。。。
送走了紐約州聯邦參議員弗雷得里克·邁爾斯之后,賈培爾靠在了椅背上,用力揉了揉酸痛的額頭。
中期大選臨近,民主黨與共和黨都在做最后沖刺。
中期大選的意義絲毫不亞于總統大選,甚至被稱為兩年后總統大選的風向標。在十一月舉行的選舉中,不但要改選全部眾議員,三分之一的參議員,還有數個州要改選州長。誰控制了國會兩院,誰就控制了最高立法機構。如果共和黨獲勝,賈培爾的很多政策將受到影響,甚至遭到國會否決。
前幾次的民意調查中,民主黨的優勢并不明顯。
對于能否獲得選舉的勝利,賈培爾并不是很關心。即便共和黨獲得了多數選票,也只能控制眾議院,無法控制參議院。
賈培爾更重視的是邁爾斯。
作為紐約州歷史上最年輕的聯邦參議員,參議院軍費預算委員會主席,年僅四十七歲的邁爾斯在這四年中的表現非常惹人矚目。雖然賈培爾不太愿意承認這個愛爾蘭裔政客的政治潛力,但是絕大部分民主黨重要人士,乃至部分共和黨要員都相信邁爾斯將在兩年之后,也就是其參議員任期屆滿的時候,代表民主黨參加總統大選。
邁爾斯的背景更不簡單。作為民主黨中少見的“鷹派”政客,他與軍火商、石油企業、金融家的關系非常密切。能夠成為參議院軍費預算委員會的主席,也與他的深厚背景有直接關系。
很多人將邁爾斯與同樣來自紐約州,并且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末的經濟大蕭條中力挽狂瀾,率領美國打贏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羅斯福總統相提并論。
這讓賈培爾覺得很不舒服,因為他覺得有人借此暗示他是胡佛。
只是。事實就是事實。
三年前。通過大規模放債。降低利率。濫發貨幣等手段。波及全球地金融危機終于偃旗息鼓。當時就有人預測。在流動性泛濫地情況下。金融危機之后就是全球性滯脹。并且最終演變成全球性經濟大蕭條。
大蕭條還沒到來。滯脹就已經折磨得美國遍體鱗傷了。
連續三年地滯脹。使陷入泥潭地美國經濟難以自拔。加上中國地迅速崛起。已經有人預測。2025年之前。中國就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實體。
不管這個預測是否會變成實現。中國地威脅都不容低估。
改善經濟。遏制中國。都需要讓美元再次成為全球流通貨幣。需要美國繼續保持世界最大市場地地位。需要美國生產出其他國家都需要地產品。需要美國保住世界頭號大國地地位。需要將美國地產品賣到全世界。
五年前看似簡單的問題,現在卻成了無法解決的問題。
隨著日本汽車三巨頭相繼倒下,美國的汽車產業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兩年之中,中國出口到美國的電動汽車增加了十二倍,達到二百五十萬輛。中國汽車公司還在美國建立生產廠,生產汽車殼體,動力與驅動設備則只能從中國直接進口。雖然有一百多萬美國人因此獲得了工作,但是另外兩百多萬工人卻因此失業。
一直讓美國引以為傲的航空產業也受到了來自中國的沖擊。
隨著中國飛機制造公司的第一架支線客機在美國取得適航證,全電動支線客機將在二年之后投放市場,波音公司將緊隨福特公司的后塵,向中國飛機制造公司“繳械投降”,淪落為三流企業。
可怕,真的很可怕。
賈培爾不敢想象,當一家又一家支撐起“美國制造”的企業倒下之后,美國還剩下什么?
只是,變革不可能一蹴而就。
美國還有機會,還有最后的機會。
年初的時候,賈培爾為開發新能源與新動力技術簽署了追加一百五十億撥款的預算法案。這些錢將投入通用汽車、福特汽車、波音公司、洛馬公司、諾格公司、通用電氣與美孚公司等十多家超級企業,加快美國在新能源與新動力技術方面的前進步伐。
如果能夠在二到三年內取得突破性進展,美國就能獲得機會,民主黨也能獲得機會。
上帝保佑美國,真主保佑民主黨。
此時,賈培爾也只能向上帝,向真主祈禱。
秘書將咖啡送進來的時候,賈培爾睜開了眼睛。
“總統先生,喬納森局長在外面等了一個半小時。”
“他來了?”賈培爾長出了口氣,“讓他進來吧,不要來打擾我們。”
秘書點了點頭,收拾好空杯子,離開了辦公室。
喬納森進來的時候,賈培爾恢復了平常那副信心十足的樣子。
“總統閣下……”
“坐吧,別告訴我又是壞消息。”
喬納森干咳了兩聲,拿出了一份文件。“前期行動已經取得成功,只是第二階段行動遇到了一點小麻煩。”
“小麻煩?”賈培爾微微皺了下眉頭,cia局長嘴里的小麻煩,往往是大問題。
“我們與一名特工失去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