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曙光村的村長,為了確保村產業的發展,這些年他招募了大量技術人員,甚至還從圣城那邊,請了幾位大工廠辭退的員工,以及各種生產資料。
確保村里的產業不會被淘汰。
至少運到圣城的各類配件,能有一定競爭力,城里人可能看不上,但外圍小型勢力和鄉鎮,和其他地區的聚居地,還是愿意以更低價格,購買綠洲產品。
究其原因,還是綠洲鎮的用人成本,更為低廉,只需要微末利潤和一口飯吃,就能雇傭大量技術工。
還有一點,這些技術人員可沒法逃離綠洲鎮,出了綠洲沒有生存能力的他們,想要找到容身之所的大城市,得獨自逃往數千公里外的圣城。
數百年來,通過封閉的環境,知識和技術不斷傳承迭代,使得產業蓬勃發展,進而為曙光村衍生出新的賺錢途徑。
勞務派遣的形式,將手中熟練技術工送往圣城,賺取積分點或先進電器技術。
雖然名義上是勞務派遣,但實際卻是販賣人口,相當于高級奴隸的買賣。
而且隨著綠洲鎮市場需求接近飽和,整個產業規模達到上限,勞務輸出這條路所賺取的錢財,增長反而比制造生產高。
最近幾年,內部高層會議中,將主要經營方向從生產電車配件,轉成培育熟練技術工種的呼聲,越來越高。
此刻眼前二階強者提出的交易要求,讓成山更為確信,輸出技術工種才是未來曙光村的出路。
畢竟除了工廠外,廢土之上大到一流勢力的王城,小到百十人的車隊,都需要代步車輛的維修工。
這將是一個嶄新的藍海市場。
于是他當即開口道:
“林大人,剩余兩萬五千積分,只夠買五名九級強化的維修工。”
“培養一名熟練維修工,至少需要兩年時間,光是伙食費就高達兩千積分,加上師父上課和維修材料,成本起碼得要四千積分往上……”
“我們按照業務的能力,將技術工分為三個級別,三級就是兩年期學徒,能維修電車的光伏電板、電機和電池,確保電車能開的動,售價只需五千積分。”
“二級就是六年以上熟練工,不僅能修電車,同時還能修繕其他配件,車載空調以及冰箱等等,動手能力很強,還能組裝新的電機系統,調試機器等,售價兩萬點積分。”
“而最高級的一級,起步都是三十年的老員工,同時也是一階進化者,壽命長達兩百年,技術能力最強,能維修絕大部分電器,甚至建造移動城堡,研制一些電能武器和設備,涉獵廣泛。”
“不過到這個級別,我們并不強迫他們離開,如果自愿前往其他勢力,只象征性收取五萬積分的轉讓費。”
聽完成山的介紹,林風意識到曙光村已經建立起了,成熟的技術工輸出產業,并有著明確的價值劃分。
最底層三級學徒,就是普通維修工,只會弄基礎的電車,沒其他經驗,會賣給一些生產或維修工廠,或者只有十幾輛車的小型車隊,相當于廉價的批量速成品。
跟前世技工學校的豬仔一樣。
而二級的熟練工,在曙光村待了六年以上,也就是一整個廢土年,已經有豐富維修經驗,電車的問題已經難不倒他們,開始擴展自己的技術范圍。
但價格也貴,售價兩萬積分,是普通三級學徒的四倍。
不過相對于來說最有性價比。
至于一級的老師傅,有著三十年維修經驗,加上進化者的身份,相當于曙光村里的教授級別,都是村里供養的對象。
這一級別相當于正式村民,擁有一定自主權益,自然不會被當做豬仔販賣。
想要打動他們,除非開出一個滿意的條件,同時還要支付五萬轉讓費。
但這個價格其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