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風點點頭,對方說的沒錯,惡劣的廢土荒漠,根本養不起大群進化荒獸。
舊地球時期是因為大災變,加上海洋豐富生物質資源,才能催化出數以萬計、鋪天蓋地的變異獸潮。
如今的廢土荒漠,尤其是靠近安全區末尾烈陽禁區附近,可謂一片不毛之地,連可靠的水源都沒有,那里能孕育生命。
也就只有巖角馬這種極端進化物種,能在不毛之地進行遷徙,將前面遺留下的殘羹冷炙,全部掃蕩一遍。
而生命的稀缺,也讓整個食物鏈變得又短又小,甚至有些物種,已經形成單一生存關系。
比如狂野裂谷附近的毒蟲和毒草。
可這也導致另一結果,那就是單一且脆弱的食物鏈,無法供養太多獵食者。
食肉動物維持生存需要消耗的能量,是底層數十倍以上。
因為能量從下到上的傳遞效率,只有10%左右,就算食草動物通過不斷進化,將這一比例提升至逆天的50%,也只能養活數量有限的捕食者。
而在食肉動物中,數量最多的,當屬林風曾經遇到過的荒原狼群。
它們不僅數量眾多,而且還會聚集在隕狼谷中,依靠狼王塚的基因輻射,進行生命蛻變,延續種族傳承。
也正因如此,狼族所形成的這種原始氏族文化,要比其他茹毛飲血的進化荒獸更先進,凝聚力更強,族群也更強大。
能在族長級荒原狼號召下,成群結隊聚集起來。
而其他高度進化的食肉荒獸,要么是族群數量不足,要么彼此之間本身就存在競爭關系,沒法形成群居習慣,就算有著幾個強大的二階個體,也成不了氣候。
所以事到如今,所謂的屠村級、破鎮級、滅城級,甚至是亡國級的獸潮災難,早已不復存在。
唯一有記載的,可能是在數千年前,地下避難所初開時,還有大量舊時代遺存下來的獸族,能夠形成獸潮災害。
不過那個蠻荒時代,就連人類都需要相互攻擊,掠奪彼此維持生存,蘇醒過來的進化野獸,就更不必說了。
只有撐過首波環境巨變的沖擊,熬到適應廢土的惡劣環境,才能讓自身所在的物種,幸存下來。
這一期間內,地球生命從舊時代末期的大災變、物種大爆發,又進入到大滅絕演化進程中。
在初期的短短數百年之間,無法適應新環境的物種,滅絕的種群,數不勝數。
而幸存下來的族群,比起已經在廢土重建文明的人類,自然不值一提。
想到這的林風,還是提了一句:
“我之前在前往泰山遺跡禁區,為教會搜尋荒原狼源質時,遇到一座名為隕狼谷的地方,就在三座大型避難所的主堡內,遺跡底部,埋葬著當年隕落的三階狼王,附近還有大量荒原狼,聚集在那,依靠著遺跡內部輻射能量,實現進化蛻變……”
“數千年來,狼群已經將隕狼谷當成了傳承之地,演化出原始文明。”
“當時我只是遠遠觀望下,就看到數以千計的荒原狼,而且還都是進化階段的,體型都在五米以上……”
“如果廢土上,還有這樣類似的地方,那么獸潮災難的出現,也不是不可能。”
“畢竟當年的大災變時期,陸地上就已誕生五大王獸,狼王只是其中之一。”
“我們如今所在的東亞大陸,曾經不是還有著豬王和虎王兩位三階王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