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淺:(震驚表情)這是我高中時寫的便簽,我朋友圈好久之前的內容了,你連這個都看了?
默:是啊,我看了你發過得所有的朋友圈,觀察你是我的新愛好(眨眼),說真的,你拉巴赫時總帶著一種村上式的孤獨感。
清淺:有時候我覺得琴房就像他的井底,安全但孤獨。
默:而演出時就像突然被丟進澀谷的霓虹里?
清淺:太形象了!你簡直比我的心理醫生還懂我(笑哭)。
默:那我的診療費就收一杯咖啡好了,等我再回魔都,我選一個安靜的咖啡廳好不好?
清淺:好。
黃鈺彗關上手機,胸口起伏不定。
這段對話簡直是一場精妙絕倫的心理操控示范,從共同記憶,到精準的性格判斷,再到自然而然的約會邀請。
每一句話都像量身定制的鑰匙,輕輕轉動林清淺心防上的鎖。
她走到窗前,看著外面成群的大學生。
像自己這類的大學生,在一些成熟人士面前,真是清澈又愚蠢啊。
專家團隊的可怕之處在于,他們不僅分析了林清淺的表面喜好,更挖掘出她內心深處的渴望,被真正看見、被完全理解的感覺。
對于長期生活在嚴格音樂規則中的林清淺來說,這種精神共鳴比任何華麗贊美都更具殺傷力。
手機又震動起來,是張杭的消息:
“專家說根據對話反應,目標已經進入情感依賴初期,你怎么看?”
黃鈺彗回復:
“我覺得比預期順利,她已經開始分享童年回憶和職業困惑了,這種聊天方式簡直致命。”
她放下手機,突然感到一絲難以名狀的情緒。
這場游戲本該讓她興奮,但親眼見證一個靈魂被如此精確地拆解與引導,竟讓她脊背發涼。
林清淺那些真誠的分享、驚喜的感嘆和被理解的感動,在冰冷的分析報告面前顯得如此......脆弱。
黃鈺彗搖搖頭,甩開這不合時宜的憐憫。
她打開電腦,調出林清淺的完整分析報告,在情感突破口一欄做了新的標注。
窗外,籃球場的喊叫聲,此起彼伏,激情如歌。
黃鈺彗躺回床上。
很莫名的,思緒起起伏伏,大起大落。
她想到了董明峰。
這個名字從唇間溢出時,黃鈺彗自己都怔住了。
她起身走到浴室的鏡子前,洗了洗臉,鏡中的自己的鎖骨處還留著和張杭曖昧的紅痕,此刻她的眼神卻像迷路的孩子。
手指輕輕撫上鏡面,冰涼的觸感讓她想起了許多回憶。
好的,不好的。
之前的,現在的。
或者說,高中時期的,又或者是最近十幾天的
“你活該。”
黃鈺彗突然對鏡中的自己冷笑:
“還想什么董明峰,明明是你拋棄他的。”
追求她的董明峰,格外的溫柔,很尊重她。
但張杭從不會,他只會粗魯的把自己按在落地窗前,讓她的掌心和胸貼著冰冷的玻璃,在高層戰栗著。
“變態。”
她低聲罵道,卻感到雙腿發軟。
她突然意識到一個可怕的事實。
自己竟然喜歡更粗魯一些的張杭?
尤其是,他掐著自己下巴說‘叫出來’時,
亦或者‘吃下去’的時候。
那仿佛是來自于靈魂深處的不可抗拒。
只能忍受著。
但回想起來,卻又那么的特殊。
窗外,籃球場上,傳出了一陣謾罵聲,像是兩個宿舍的人,打起來了,含媽量極高,有老師在喊:不想念了?
然后吵鬧聲低了很多
再回到自己的椅子上,黃鈺彗突然笑出聲來,笑聲在空蕩的房間里顯得格外刺耳。
多諷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