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油店、服裝店、電腦房(也就是網吧的前身),以及門前安裝著旋轉燈箱的發廊,門外的墻上貼著好幾幅離子燙的海報。
這家發廊在臨川大街上,現在已經是晚上九點多。
楊錦文站在燈箱旁邊,霓虹色的燈光打在他的身上,他半邊臉在陰影中,半邊臉卻是一片血紅。
他的一雙眼睛望向大街上寥寥的車流。
張小英和孫路的面館開了好幾年,孩子沒出生前,她都是和老公一起下班回家,有了孩子之后,這一年多時間,她都是提前回家。
她是這條路的常客,在回家的路上,總會買些東西,譬如水果、孩子要用的東西、生活用品等等。
所以認識她的人不少,鄭康、江建兵和徐國良帶隊已經排查到張小英生前的生活軌跡。
糧油店的老板認識她,小商品店的老板娘也認識她。
但在六月十四號晚上、包括那幾天的時間內,有沒有可疑人員跟蹤她,附近的老板都想不起來。
這時,楊錦文正抬步向斜坡邁去,他身后有推門的聲音。
他轉身看去,一個打扮比較時尚的女孩,笑吟吟地看著他:“大鍋,洗頭不?”
楊錦文眼睛微微瞇起,指了指對面街道正在挨家挨戶排查的聯防隊員。
女孩笑著搖頭,用外地口音說道:“不怕的,我們交過錢了,他們不找麻煩。大鍋,洗不啦?我們這有二樓的,我手很靈巧的,能按能摸。”
“呃……”
楊錦文望著她水靈靈的大眼睛,雙眼皮還涂抹著紫羅蘭的眼影,忍不住微微皺眉。
“大鍋,很便宜的啦,只要十塊錢,保證你滿意。”女孩繼續招攬生意,還有意降低了襯衣的領口,露出可憐兮兮的鎖骨來。
97年,你很難在大街上看見胖子,富裕程度遠達不到每天都吃肉,年輕男女的體格幾乎都是偏瘦的。
如果對這個沒有具體的概念,可以想象千禧年后的殺馬特青年,便能想象出這代人的身體條件。
楊錦文早就見識過了,唯有稍稍豐腴的女孩才是最為肥美和香甜的,所以對眼前這個女孩并不感冒。
他剛要教育對方一番,女孩趕緊把木框玻璃門一關,門后的簾子一拉,把里面遮擋的嚴嚴實實。
楊錦文轉頭一看,江建兵正帶著兩個聯防隊員,氣勢洶洶地走過來。
他迎上兩步,忙問道:“江叔,怎么了?”
“找到目擊證人了!”
江建兵回答說:“后面的胡同里,有一家報刊亭,那老板說六月十四號的當天晚上十點二十分,他親眼看見張小英背著孩子路過。
等張小英走進胡同之后,便有一個形跡可疑的中年女人跟上了她。”
楊錦文目光一凝:“真的?”
江建兵點頭:“千真萬確!你師父正在那邊,你趕緊過去。除了報刊亭老板之外,旁邊還有一個露天修鞋匠,當天晚上他收工比較晚,他也看見人了,我現在去找那個鞋匠過來問話。”
一聽這話,楊錦文趕緊向報刊亭跑去……
新人新書,求月票和追讀,新書期很關鍵的,拜托各位!跪求!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