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戶外面的大雨,滂沱而下,噼里啪啦地敲打著窗沿。
一只雨燕鋪展著雙翅,從高空俯沖下來!
它背后的天空,烏云滾滾,閃電在云縫里,劃出一道耀眼的白光!
站在窗戶前的張雯,快速地抬起掛在脖子上的相機,等待著第二道閃電亮起,她立即按下了快門。
“咔嚓!”
一張雨燕冒著雷雨飛翔的照片,定格在了底片中。
張雯嘴角微微勾起一抹笑容。
相比拍攝屠宰場等待被宰殺的家畜,她更喜歡這種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雨燕這種鳥類,是生物演化鍛造的極端飛行奇跡。
它的生理構造與生存模式,突破了陸地動物的生命邏輯。
因為它的腿部肌肉非常弱小,其腳的結構也不適合在地面上站立和起飛。
雨燕的四個腳趾全部向前生長,這使得它們在地面上難以形成平衡,也無法有效地利用腳部力量進行起飛。
因此,雨燕通常不會主動落地,最長的飛行記錄是兩年!
它們選擇在空中捕食、飲水、睡覺和繁殖。
雨燕,是絕對自由的囚徒,它們的牢籠就是天空!
然而,當張雯移開手里的相機,她忽然看見這只雨燕直沖而來。
隨即,它的身體直直地撞向了另一側的窗戶玻璃。
“嘭!”
窗戶震動,雨燕的尸體摔落了下去。
張雯嚇了一跳,心臟噗噗直跳,她趕忙跑向窗臺,雨燕的尸體落在了樓下的水泥地上。
雨水沖刷著它的羽毛,像是一只毛絨玩偶。
張雯的臉上落滿了雨水,她心神不寧的直起身。
這時候,她背后突然響起了腳步聲,她忙地回過頭去。
看見是屠宰場的一個女職工,她輕輕地吐出一口氣。
從早上過來這邊,她和胡愛華就一直在屠宰場里拍攝照片。
她以為只是單純的拍攝國營屠宰場的下崗情況,用于新聞專題報道。
畢竟,屠宰場經營不善,連帶隔壁的肉聯廠的職工,都在大規模下崗。
現在這個經濟情況,安南市各個國營廠都在發生。
但來了之后,卻完全不是這樣。
這是胡愛華私下的行為,不是電視臺要做下崗職工的專題報道。
再說要報道,也是挑選一些大企業,職工比較多、具有時代特征的大廠,譬如安南鋼鐵廠。
安南鋼鐵廠已經停工一個多月,廠辦已經在安排下半年的下崗職工名單,職工們人心惶惶。
張雯發現,胡愛華這個人很喜歡拍攝牲畜被屠宰時的照片。
上午在廠子里,胡愛華對著生豬放血的場景,不斷地按下快門,似乎很癡迷這種血腥場面。
聽說屠宰牛時,負責殺生的職工,會用大錘子,錘擊牛的天靈感。
職工們把牛趕在一處專門修建的狹小空間。
牛一旦被趕進去,根本就無法轉身,更不用說逃跑,就連轉動一下牛角都很困難。
這時候,站在上面的殺生,就會揚起八磅重的鐵錘,使出全力,砸向牛的天靈蓋。
牛的頭骨塌陷,但還未死,身體掙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