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剛結束不到兩小時,這些閑言碎語就像瘟疫一樣迅速蔓延開來。
在鎮政府大樓的走廊里,幾個科員湊在一起交頭接耳:“聽說了嗎?羅書記為了自家祖墳...“
機關食堂的角落里,有人邊吃飯邊議論:“真沒想到羅書記是這樣的人。“
就連街邊的小賣部里,都有人在繪聲繪色地描述:“那個羅書記啊,聽說為了保住祖墳風水...“
這些傳言經過層層加工,很快就變了味。
最初只是簡單的議論,后來竟演變成了板上釘釘的“事實“——
羅澤凱就是個自私自利的小人,為了自家祖墳不惜犧牲全鎮發展。
更過分的是,有人把這事編成了段子,配上夸張的表情包在微信群里瘋傳:
“王縣長:我們要打通老鷹嶺,造福百姓!
羅書記:不行,我家祖墳在那里。
——《芙蓉風云錄》之《祖墳保衛戰》“
還有人把羅澤凱的工作照p成了表情包,配上“祖墳書記““風水鎮長“等侮辱性文字,在本地論壇和朋友圈里肆意傳播。
短短半天時間,羅澤凱多年積累的好口碑就被這些謠言沖擊得七零八落。
那個曾經雷厲風行、為民辦實事的年輕干部形象,如今在群眾眼中變得模糊不清,取而代之的是“封建迷信““以權謀私“的負面標簽。
這些謠言自然也傳到了王旭東的耳朵里。
他坐在辦公室里,看著手機里瘋傳的各種段子和表情包,嘴角不自覺地上揚,露出一絲陰險的笑意。
下午的干部例會上,王旭東故意當著眾人的面說:“同志們啊,我們做決策一定要以大局為重,不能被個人感情左右。“
他意有所指地頓了頓,“特別是重點工程,關系到全縣發展大計,可不能因為一些...特殊原因就橫加阻攔。“
在座的干部們立刻心領神會,紛紛附和:
“王縣長說得對!“
“確實要以大局為重!“
“某些同志的思想覺悟有待提高啊...“
而李志剛更是四處煽風點火。
他找到一些和羅澤凱有過矛盾的人,添油加醋地說:“你們知道嗎?羅澤凱就是仗著自己有點權力,在工程問詢會上公然和王縣長作對,就為了他家祖墳。他也不想想,沒有王縣長的高瞻遠矚,這工程能推進得下去嗎?”
這些謠言令羅澤凱十分被動。
同意修路,就要承擔可能發生的重大安全事故;
反對修路,就坐實了“為一己私利阻礙發展“的罪名。
這是一道無解的選擇題——
羅澤凱已經看出來了,這不是一次普通的路線之爭,而是一場精心設計的政治陷阱。
兩天后,縣政府再一次召開聽證會。
這一次的聽證會,仿佛是之前會議的重演——
只不過這次,王旭東早已做好萬全準備。
縣地質局突然更新了一份“補充勘測報告”,將原本標注為“紅色區域”的老鷹嶺部分劃為“黃色可控”。
聽證會上,王旭東一改往日沉穩作風,氣勢如虹:
“經過最新評估,老鷹嶺線路已經具備施工條件!我們不能再讓個別干部的私人情緒阻礙全縣的發展大局!”
李志剛緊隨其后,高調發言:“這條路線不僅節省資金、縮短工期,而且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羅澤凱看著那份倉促出爐的“新報告”,心中已有答案。
這根本不是一次科學決策,而是一場政治表演。
他依舊起身反駁,列舉了老鷹嶺地質構造復雜、地下暗河分布廣泛、生態紅線交叉等風險因素。
但他的聲音,在一片鼓噪中顯得格外孤弱。
王旭東沒有給予他充分陳述的機會,而是迅速進入投票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