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閣里的讀卷官閉門閱卷,京城里的那些完成了殿試的考生已經開始縱酒狂歡。
且不管殿試名次如何,不管傳臚大典尚未參加,這進士是跑不了啦,人生得意須盡歡,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啊
但也有樂極生悲的,傳聞今科中考生跟著一幫同年飲酒狂歡,不想卻酒后不慎跌足,然后摔斷了腿,于是這下子麻煩了,后天的傳臚盛典他還怎么參加呢要知道這個時代儀表也是成為官員的標準之一。
不說別人如何,十六日榮國府同樣也是大擺筵席,正巧賈璉也從江南趕了回來,如此一來是為賈琮提前慶祝,二來也是為賈璉接風洗塵,所以一時間榮國府熱鬧非凡,燈紅酒綠自然不在話下。
只不過別人不知,賈琮卻能看得出來賈璉不過是每每強顏歡笑,想想也是,外面與尤二姐偷偷生下了位千金,到此時還沒取名字瞞著整個府里,賈母等長輩知道了固然會歡喜,但是被王熙鳳知道了,少不得打破了醋壇子還不定鬧出哪一樣來呢。
然而人多眼雜,兄弟兩也不方便細說,只有順其自然先把眼前應付過去,余事以后邊走邊瞧就是了。
很快就到了三月十七日午后,東閣里的閱卷官終于把三百多份考卷全部評閱完畢,最后由兩位閣老總核等級,申時初刻,三甲、二甲名次都已排定。
至于一甲狀元榜眼探花,照舊例來是將由皇帝欽定。
按祖制,讀卷官閱卷完畢后要到皇帝前叩頭跪候,由內閣大學士將一甲三名的試卷讀給皇帝聽,然后皇帝提筆欽定狀元、榜眼和探花。
但方才司禮監掌印太監已經傳皇帝口諭,不見諸位讀卷官,只把一甲三名試卷送呈御覽即可。
弘德殿中,大晉皇帝頭戴紅纓玉簪烏紗帽,身穿玄色鑲青繡龍袍,靠坐在龍交椅上,左腳踏在一個方木墩上,一個宮人跪在方木墩邊給皇帝揉腳。
“萬歲爺,讀卷官選定的一甲三人的卷子已經送到,奴婢何時讀給萬歲爺聽”司禮監掌印太監跪稟道。
皇帝放下了手中的奏折,說道“先把一甲三人的名字報上來。”
老太監道“萬歲爺,按規矩是要先定了名次再拆號”
“規矩,規矩,整日都是規矩”皇帝突然就發起怒來“難道朕也會弄出科舉舞弊案嗎,天下士人,誰不是朕的臣子”
“是是是,奴婢這就拆號。”老太監嚇了一跳,趕緊拆封,然后道“萬歲爺,這一甲三人分別是南直隸蘇州府文華縣蔣文興、江南道嘉興府嘉善縣李世宏、江南道金陵府江寧縣賈琮。”
“哦,賈琮也進一甲了,這小子果然有才學,原還以為他不過腦子靈活,還知道跑去金陵赴考,但能進一甲就不僅僅是腦子靈活就能進的了,也算是真金不怕火煉,那就先念他的殿試對策吧,看看他到底寫了些什么。”
皇帝稍稍挪了挪身子,讓自己靠坐得更舒服一些,準備先聽賈琮的策文。
老太監于是開始念道“臣對臣聞古昔帝王之治,不外乎養民也以廣愛敬之恩、以厚朋友之倫底豫瞽叟、克諧敖象勸課農桑、修廣學署輕徭薄稅,為民解憂昔時有先賢云,天下無事,則公卿之言輕如鴻毛;天下有事,則匹夫之言重如泰山,又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因此臣愿圣上莫視小民如鴻毛,圣愛無疆,大晉朝必能千秋萬代,四夷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