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禮物拿的實在燙手,
顧然心虛的趕忙親自感謝,然后使了手勢讓老馬關閉了打賞功能。
“感謝趙恒院士的三十個嘉年華,那最后在說點題外話,說完就下播了。”
顧然喝了口水,潤潤嗓子,問道:“先輩們用自己的一生,實現了‘一定要追趕和超越世界先進水平’的豪言壯語,那各位知道我們這一輩的任務是什么嗎?”
彈幕上很快就給出了統一的答復。
偉大復興。
他點點頭又問:“那大家知道這個口號大家知道是什么時候提出來的嗎?”
彈幕在思考,
但顧然也不等他們亂猜了,主動公布了答案:“是在2012年。”
“年齡大一些的朋友可以分享一下那個時候互聯網上的輿論環境是什么樣子的,”
“直播間里還有很多觀眾年紀比較小,對那個時候的互聯網風氣還不了解,”
不少老觀眾,紛紛留下了自己對于十年前互聯網的印象。
“那時候很多五毛黨。”
“當時的互聯網用三個字形容,就是不自信。”
“愛國的正常人是少數派,五毛黨和帶路黨是多數派。”
“現在已經好很多了,徹底逆轉了。”
眾人一邊議論,一邊回憶。
他們不禁感嘆,這十年間來互聯網上翻天覆地的變化。
那些奚落同胞、諷刺祖國、鼓吹歐美的聲音,現在已經逐漸不再有人支持。
顧然接著彈幕的分享說道:
“從我的角度來看,當時這個危機是不亞于我們的先輩的。”
“因為那無數聲音,都是在做一件事,制造矛盾、分化、然后徹底喪失凝聚力。”
“而那時候,我們幾乎被逼到了絕境。”
“如果不是及時提出了口號,統一了思想,很難想象會是什么后果。”
聽著顧然的總結和補充。
直播間里無數觀眾頓時就感覺到了那時候提出這個口號的深刻含義。
用殲20,雙航母給予底氣,
用文化自信、文化自豪和民族復興給予精神,
所有人回憶著,
似乎也就是從提出口號的那時候開始,輿論正式吹響了反攻的號角。
“我們普通人或許做不了什么,但希望大家記得先輩們給我們的經驗,凝聚在一起。”
顧然看了一眼直播間。
“將近四百萬人,或許有一些人能聽進去,也或許有一些人聽不進去,我影響不了太多人,但希望大家時刻記得,敵人一直都在,請保持我們的凝聚力,那么我們將無堅不摧。”
顧然說完,看了一眼時間,將近一點半。
時間也很完美。
他揮揮手,向四百萬觀眾道別。
“提前開播了半個小時,提前下播半個小時,很合理,”
“今天的直播就到這里吧。”
直播間關閉,但仍有無數人沉浸在情緒之中,逗留在直播間內。
久久回味著。
……
華夏信安局,
胡文博看著黑屏下去的直播,連連稱贊:“這個小伙子真不錯,如果有機會去拜訪拜訪。”
不少工作人員,也都是剛剛從情緒中抽出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