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對對,不管是疼痛還是疾病還是饑餓,反正觸發求生的前置條件都是瀕臨死亡。”
隨著激烈的討論,彈幕上的觀念逐漸統一。
正如生和死相對應,
求生的前置條件,自然是瀕死。
顧然對這個答案沒有表現出什么評判,只是繼續問道:“那大家有沒有意識到一件事,對于死亡,似乎一切都是負面的?”
疼痛、疾病、饑餓……
每一件和死亡有所關聯的事情,即便是讓人想想,都恨不得在心里念叨一句“厄運厄運都走開”。
但觀眾們對此并不覺得意外:
“因為那是死亡啊。”
死亡意味著生命走到盡頭,
意味著將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
意味著將離開這個美麗的世界。
所以和死亡相關的一切事情,自然會讓所有生物避之不及。
從彈幕上能夠清晰的看出來觀眾們的態度,
而他們的態度,也的確不無道理。
顧然默默點點頭,道:“大家說的都沒有錯,生物經過無數年的演化,為了規避死亡,做出了無數努力。”
“演化出了痛覺神經,在受傷、流血的時候,讓生物被刺痛,從而第一時間檢查并舔舐傷口,”
“當血糖濃度明顯下降時,下丘腦的攝食中樞和飽中樞就會發送特定的放電頻率,給大腦制造出“饑餓”的感覺,”
“但是這些是對‘活下去’而設定的機制,卻不能解釋我們最初的那個問題,為什么產生了對死亡的恐懼?”
“大家一定不要進入一個誤區,”
“活下去,和對死亡的恐懼,是兩件事,而且這甚至是低等生物和高等生物之間最大的不同。”
顧然說完,直播間里無數觀眾開始發呆。
不少人的大腦已經開始犯迷糊。
生和死互相對立。
活下去,不就是不要死嗎?
有什么區別?
彈幕也變得平靜了許多,
但所有人思考了很久,也不太明白顧然到底表述的什么意思。
“因為害怕死亡,所以活下去。”
“難道不是這個邏輯么?”
“我腦子不夠用了。”
“一箱八個核桃我一場直播全喝完了,沒卵用。”
“能不能舉報主播帶假貨?”
……
看著彈幕上的茫然,顧然繼續補充道:
“求生的邏輯,產生于對死亡的恐懼,”
“而‘恐懼死亡’和‘活下來’,這是兩碼事,”
“比如病毒和原始生物,他們自從出現在地球上,就只為了繁殖而存在,”
“在這個過程中,無法‘活下來’的病毒和細菌因為無法完成繁殖變得越來越少,而能夠‘活下來’的病毒和細菌隨著繁殖則越來越多,”
“然后隨著無數年的演化,表現出來的結果就是,我們能夠看到的原始生物都能‘活下來’。”
顧然頓了頓,然后輕輕敲了敲桌子,示意所有人提起注意力:
“但是請注意,在這個‘活下來’被篩選出來、‘活不下來’被淘汰的游戲里,這些原始生物對生和死,并沒有概念,他們不是想活,也不是害怕死亡,這單純只是一個自然選擇的過程。”
“而求生,是另外一件事,”
“這代表著生物開始對生和死有了分別。”
“然后,開始贊美生命,畏懼死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