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選擇了一條岔路義無反顧的走了進去。
但很顯然,他們也能感覺到顧然似乎是故意的。
“他的描述中有量子物理的思想,似乎是將意識看作了觀察者。”
“嗯,我聽起來也有這種感覺。”
“他的意思是我們所看到的世界和真實的世界是不一樣的,是真實世界的坍縮。”
經過簡單的分析和討論,眾人驟然間察覺到了什么,
紛紛倒吸一口冷氣,臉上露出不可思議的余悸:
“他似乎……在嘗試解構這個世界。”
物理學家分為很多種,比如中科院的院士,比如科工部的他們,比如各大高校的教授,以及國際物理學會的每一位成員。
他們總會在某一個領域達到極致,
然后追逐著該領域的高峰。
他們唯一的區別,只在于所處金字塔結構中的位置不同。
有的在頂層,有的在中層,有的籍籍無名,有的碌碌無為。
而除此之外,
還有另外一種物理學家。
他們,是構建出這個金字塔的人。
他們創造出一個規則,然后令無數物理學家前赴后繼的成為這個規則之內的超級玩家。
比如經典力學,比如廣義相對論,比如量子力學……
而創造這個規則的起點,
便在于解構這個世界。
后來的史學家慣以用宏大敘事來賦予這些人神性色彩以彪炳千秋,
但實際上,如果更客觀一些來看待,
他們或許只是找到了一個解構世界的角度。
而這個角度未必正確,他們的規則也未必就是真理。
但當他們開始解構這個世界的那一刻開始,就注定會在物理學史上流芳千古。
因為在規則之下激流勇進的人總是不缺的,
而能夠在一片荒蕪中制定規則的人,百年難遇。
正如同雞湯小故事中,砸向牛頓頭上的那顆蘋果一樣,
此時的顧然,似乎已經發現了屬于他的那個“蘋果”。
科工部所有人再看向直播畫面時,已經有所意圖,
充滿希冀的等待著顧然對這個世界的解構。
……
臥室內,靠在床頭的顧然看彈幕上似乎還有很多觀眾沒有理解他說的話,于是思索了片刻,繼續解釋道:
“大家應該或多或少聽過雙縫干涉實驗,”
“當然,在網絡上魚龍混雜的信息干擾下,大家可能會在這個實驗添加一些修飾詞,比如可怕的雙縫干涉實驗,詭異的雙縫干涉實驗等,”
提到雙縫干涉實驗,顧然就有一種把它攤開了揉碎了細講的念頭,
但一旦攤開來就難免說來話長,
考慮到直播剩余時長和直播間里科工部和中科院的那些大佬,他最終還是忍了下來:
“對于這個實驗的具體過程和營銷號所傳播的內容的真實性,我們留到后面再說,”
“現在只簡單借用這個實驗來解釋一下我剛才說的內容,”
“大家看到的大概都是相似的實驗裝置,科學家用雙縫外面的儀器,向兩條縫隙中,發射一個又一個光子,然后光子在通過雙縫時,觀測和不觀測,會形成兩種截然不同的條紋。”
“在沒有觀測的時候,光就像水波一樣,在屏幕上出現了多條干涉條紋。”
“然后科學家們為了弄明白光子是怎么同時經過兩條縫隙并產生干涉效應,于是在屏幕前面加了一個觀測裝置,”
“結果詫異的發現,原本的干涉條紋竟然消失了,光子一個接著一個從任意一個縫隙穿過,然后直直的打在縫隙后面的屏幕上,最終形成了兩條亮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