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對一個問題的時候,
‘我’是具有一定頻率的平臺,
‘鐘擺’是關于這個問題的所有因素,
‘意識’則是鐘擺共振效應之后輸出的同頻結果。
做題的模板和思路,都已經擺在了面前。
幾乎是把答案往腦袋里塞了。
“首先,我們要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具有一定振動頻率的平臺可以干涉鐘擺的振動頻率,”
“同樣的,鐘擺的擺動頻率,也能干涉平臺。”
“最笨的方法,是等這些鐘擺先停下來,然后再給平臺施加特定的頻率和振幅,從而輸出一個共振‘結果’。”
“這個方法的問題在于,如果鐘擺足夠多,而且擺動頻率足夠大,以至于很久停不下來的話,那恐怕需要耗費掉很長時間,需要有足夠的耐力。”
“最聰明的方法,會巧妙的對這些鐘擺的頻率加以利用,用平臺的頻率進行微調,從而干涉出一個滿足預期的共振頻率。”
“這個方法的問題在于,你要找準波峰波谷和相位差,并且通過豐富的經驗,去敏捷的調整平臺的頻率,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而最暴力的方法,就是讓平臺的頻率足夠大,力大飛磚,任何一個鐘擺放上來,立馬擺平。”
“這個方法的問題在于,你要有著非常強大的頻率,只有你的頻率足以掩蓋住每一個鐘擺的振幅,才能夠摧枯拉朽。”
“這三種方法,或許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會解鎖其中一個。”
“但無論是最笨、還是最聰明、最暴力,其實都無所謂,因為每一種方法,到最后總能解決問題。”
“唯一不能選擇的是,任由這些鐘擺去帶動平臺振動。”
“因為這些鐘擺,歸根結底都是一個又一個問題,如果由這些鐘擺,來決定平臺的震動,那后果不堪設想。”
顧然說完,直播間在安靜了幾秒之后,瞬間爆發。
無數彈幕和禮物,充斥著整個直播間。
之前的思考,他們或許想不明白,
但眼看著答案已經喂到腦袋里了,他們再愚鈍,也該明白了。
甚至哪怕還不明白也沒關系,照做就是了。
“淚目了,顧神。”
“我悟了!”
“我覺得我可能用不了最聰明的方法。”
“我遇到任何一件事兒,感覺心都亂了。”
“只能用第一種的笨方法了。”
“我今天才意識到原來之前一直是問題在左右著‘我’。”
……
在人生的答卷上,參考答案往往只有簡單的一個字——“略”。
或許會有人給出一些講解,
但都是抽象的形而上學,往往難以琢磨和應用。
所以當問題量化,從哲學變成物理問題,開始有了公式和答案之后,
或許暫時還是不會做,但隨著人生不斷向前,各種各樣的知識點補充完成之后,總能做出來。
而更重要的是,起碼不會連題干也讀不懂了。
彈幕激烈的在直播間里涌現,
無數禮物特效讓本就不大的手機屏幕變得更加眼花繚亂。
不過顧然這次并沒有細品自己的刷牙水,
而是伴隨著禮物,繼續開始向下延伸。
因為對于世界的解構,這才剛剛開始。
“既然真實的世界是概率疊加下的不確定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