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敲門磚,所謂的學歷,對于絕大部分人而言,只是社會這個馴化場,給予個人的補償。”
顧然停頓了片刻,然后緊緊攥住了拳頭,
臉上的淡然消失不見,替而代之的是一股狠厲:
“大家或許不理解為什么我說是對絕大部分人的補償,”
“而不是所有人。”
“因為天才是不需要補償的,”
“我說過,學習對于絕大部分普通人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而絕大部分人的痛苦付出,在個人角度是為了功名利祿,”
“但在宏觀層面,為的就是通過舊有認知產生共振,從而創造出天才。”
“然后由這些天才充當先行者的角色,去為人類探索更廣闊的未來。”
“大家應該也發現了,在拿我國歷史舉例的時候,從軸心時代的第二次文明大爆發之后便結束了。”
“為什么?”
“為什么再往后便不再自豪下去了?”
“為什么明明那么輝煌的過去,突然戛然而止?”
“因為,在六千多年的漫長歷史中,我們不慎走進了一條岔路,”
“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太舒服了。”
“舒服到讓人已經忽視了獲取認知、革新認知的重要性。”
“舒服到讓人已經失去了改變的動力。”
“先賢為了讓世人消化他們的“道”,選擇和帝王合作創造出了思想統一、凝聚力極強的制度,”
“此舉本意是為了孕育出那些可以延續和擴展‘道’的人,”
“但帝王背棄了圣人,選擇了墨守成規。”
“實際上,在長達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我國涌現出無數天才。”
“四大發明、《墨經》、《本草綱目》、《水經注》、《夢溪筆談》、《天工開物》、祖沖之、張衡、劉徽、賈思勰……”
“他們一個又一個在圣人構造出的馴化場中出現,但又一次又一次被忽視,”
“他們最終沒有成為先行者,他們的認知最終沒有被世人所消化,”
“最終在曇花一現之后,最終被淹沒在歷史的車輪之中,”
“在這四個‘最終’之下,時光荏苒數千年”
“九州大地分分合合,改朝換代,城頭不厭其煩的變換著大王旗,”
“讓圣人那曾經領先數千年的馴化場,最終淪為了落后千年荒草連天的墳場。”
“當然,”
“我說這么多,不是為了指責舊人,”
“而是希望大家明白學習的本質。”
“也是為了告誡那寥寥無幾的天才,要明白自己要做什么。”
“為華夏之崛起而讀書,并不是一句空喊的口號,而是對一頭沉睡多年的巨龍的一聲震徹心靈的喚醒。”
“自十六世紀以來,西方花了百年時間消化了伽利略和哥白尼宇宙觀,由牛頓引領創建了經典物理體系,”
“又三百年時間消化了牛頓的經典物理之后,由愛因斯坦、普朗克等人又引領創建了現代物理和量子力學。”
“人類總還會有下一次認知革新,”
“那引領下一次革新的,為什么不能是我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