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有引力常量增加百分之二,他們不常算,
但是重力加速度增加百分之二,他們可太經常算了,
平常做題的時候也都是9.8到10輕松切換的,見怪不怪了,
有啥區別?
唯一的區別可能就是會不會因為計算量臭罵一頓出卷老師了。
不過,隨著學歷的增長,物理水平的逐漸提高,觀眾們對這個看法就越排斥,
怎么說呢,你如果算一個桌面上的自由落體,或者平拋運動,
不管是9.8還是10,無非也就幾厘米的差別,
但如果算個遠程洲際導彈,算個火箭飛船,
那這9.8和10的差距,可就海了去了。
稍微一點兒不精確,落點都有可能從華北跑到華東去。
……
顧然看著彈幕上的熱烈討論,
只是平靜的觀戰,不予置評。
雖然學歷高一點的同學,計算能力和計算量級會大一些,
但實際上也是在經典物理體系中考慮問題,
并沒有跳出來這個框架。
但是你甭管跳沒跳出來,
那些大學生們,看著小初高的小學弟們,也是開始裝起來了。
或許是覺得自己已經能算導彈了,而這群臭小子還在算滑塊,
所以打心底里產生了一些優越感。
看著彈幕的味兒開始不對,顧然這才提醒道:
“大家可以考慮跳出經典物理來思考這個問題。”
說完,直播間的彈幕平靜了兩秒。
接著開始噴涌。
“主播主播,那什么是經典物理。”
“怎么跳出來啊?”
“經典物理是啥?”
“啥?跳到哪兒?”
“別急,我大學生,讓我思考一下。”
或許是直播的久了,竟讓顧然不自量力的產生了一種觀眾們都能跟上思路的錯覺。
這是他的問題。
顧然趕忙向大家解釋道:“大家的討論,其實都局限在經典物理范疇,也就是宏觀低速低能的條件下進行的,”
“大家也可以站在宇宙尺度和微觀尺度,來考慮一下這個問題。”
顧然話音落下,
直播間的彈幕密度,肉眼可見的稀少了許多。
那些孜孜不倦,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中小學生們,開始天馬行空的思考宇宙。
而一些類大學生的奇怪生物,瞪著汪汪的大眼睛,在思索著一個問題,
不是哥們兒,都洲際導彈了,害擱這兒低速呢?
他們尋思著要不要發個彈幕問問顧神是不是口誤了,
但很快又打消了這個念頭,
因為他們似乎在某個課程上聽過類似的說法,
這要是真的鬧個笑話,那他們以后在全國中小學生面前還怎么抬起頭做人?
所以,直播間里的絕大部分觀眾,在顧然的提示下,幾乎都是宕機狀態。
他們現在也體會到了一個真理——
題干越短,題目越難。
所以顧神給出的題目,大概是這樣的:
題目:萬有引力常量增加百分之二。
然后括弧已知條件:宇宙
沒的說,這是真的開放題。
隨著彈幕變得零零星星,
直播間中絕大部分人已經開始停止思考,
顧然看著觀眾們開始擺爛,也就不再抱有什么期待了。
雖然剛開始的直播內容,把兄弟們都整熱血了,
但可惜物理數學就是這樣,不會就是不會,別說熱血了,就算是紅溫了該不會還是不會。
顧然輕輕叩了叩桌面:“好了兄弟們,我簡單帶大家進行一次思維實驗,”
“我們不說這個變化在宇宙尺度下的影響,”
“也不說在太陽系的影響,”
“我們就光拿地月系統來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