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到年末了,突然有個人跑了過來,二話不說拿出本子幫你回憶了一下從年初到年末,每一碗刀削面里芫荽葉子的數量變化曲線,
然后通過這個變化曲線,分析得出每年九月到十月芫荽最便宜,讓你在九月十月囤積芫荽。
這誰能受得了?
別說直播間的普通觀眾,
就算是中科院的院士們,這會兒也都有點來了興致。
別說,
真別說,
顧然這小東西有點東西的。
這種細枝末節的數據,他居然能記得這么清楚。
就連丁一和胡安都有些意外。
他們之前是聽顧然說過他曾經看過幾乎所有論文,
但看過也有很多種,
他們之前以為的看,是走馬觀花的看。
誰能想到這小子竟然是直接刻錄到了腦子里,甚至還能搜索關鍵詞隨意調動。
這就太哈人了。
按照人類正常的記憶力水平,怎么可能達到這個程度啊?
中科院的內部群中,一些年輕的科研人員都是連連發出了驚嘆。
都是做學術的,也都是腦子最靈光的那一批人。
你要說他們和顧然比起來差一點的話,他們都沒啥意見。
但問題是顧然的水平已經完全超出了他們的認知水平,
人類的記憶能力總有一個上限,
甚至在腦神經科學中也有一個分支,目的就是探索這個上限,
他們提出了無數個上限的可能,
但這些上限在顧然面前通通被秒了,
甚至你就是說這是人腦里面植入了一個計算機,他們都敢毫不猶豫的相信。
中科院的眾人早就把顧然提出的問題拋到了腦后,
他們現在只對自己小師弟的腦子感到好奇。
看著群里的熱烈討論,胡安解釋道:“之前顧然提過,他的學習和大家理解的都不一樣,他是在腦海里自己形成了一個宇宙,然后各個學科的學習,對他來說就像是完善這個宇宙的過程。”
“所以一些數據的變化可能對大家來說并不敏感,但對他來說則是一次巨大的物理學沖擊,”
“而且我覺得他之所以能思考那么多奇奇怪怪的問題,和這個思維方式也有一定的關系。”
顧然或許也沒有超越人類的極限,他記的東西也未必比別人更多,
只是他心無旁騖,腦海中或許只有他的那個宇宙。
萬有引力常量,對其他人而言,可能只是一個數字和一個知識點,
但對于顧然而言,是足夠讓他的宇宙毀滅的巨大災難。
所以,在這個變化上,他就會比別人更加敏感。
當心中的疑惑和好奇得到解答之后,
一些科研人員,便打開論文庫,
搜尋起了2013年萬有引力常量測量次數的問題,
緊接著……
當一個數字出現在內部工作群之后,
整個群聊死一般的寂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