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大爆炸。”顧然說完,便意識到了什么,立馬訂正道:“當然,或許這個‘大爆炸’只是一個猜測或者說是……一個人類能理解的描述,當然它可能更復雜一些……但總而言之應該就是在宇宙誕生的那一刻,由宇宙奇點的‘振動’而誕生的無數單位波。”
“當然,振動也是猜測,因為我們無法知道在宇宙誕生之前的0緯世界會有什么樣的物理現象,但總而言之,這個世界的一切單位波,都是從宇宙誕生的那一刻釋放出來的。”
葉老道:“繼續。”
“在源初的那一刻,單位波是高度統一的,但隨著膨脹和宇宙奇點不斷的釋放,單位波之間相互干涉,從而形成了不同的基本粒子,”
“而最初釋放出來的單位波,在相互融合和共振之下,為后來的單位波鋪就了幾條不同的道路,”
“不同的相位疊加之下,產生了不同的作用效果,而這不同的道路,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場和作用力。”
電場、磁場、引力場、強力場、弱力場……
很多人知道物理學家的終極目標就是大統一理論。
或者說統一場論。
而之所以會有這個終極目標,并不是物理學家們吃飽了撐的,
而是他們意識到,這個問題很有可能觸及到了宇宙的本源,
因為他們越研究,就越能感覺到,
這一個又一個作用機理看似完全不同的場,
在計算甚至表現上,竟如此精妙且神秘的高度統一,
甚至讓他們不由自主的認為,這些場之間,一定存在著某種關系。
愛因斯坦耗費了人生最后三十年,似乎一無所獲。
量子力學統一了電磁力、強核力和弱核力,卻唯獨引力無法統一。
“而統一場論的失敗或許是因為忽略了一個變量,”
顧然道:“這個變量就是單位波,或者說基本弦。”
就像是細線織出來了腳墊床單,也織出來了擺放在柜臺中的奢侈品,
你能感覺到兩者一定是有一些關系的,
但如果從腳墊床單和奢侈品之間尋找什么經濟價值上的聯系和關系函數,
最終也是一無所獲。
只有當某一刻,你的目光開始看向奢侈品和腳墊的線頭時,真理才會隨之出現。
而在顧然看來,單位波就是四大基本力和力場的那個線頭。
葉知寒心中默默認可著顧然的猜想,但仍舊提出著問題:“但物理學界普遍認為,基本粒子和場、作用力是區別開來的。”
“在單位波假設中,他們都是同一個東西。”
顧然很有自信的做出回應:“走在前面的基態的波形成了場,產生了作用力,”
“在力和場的作用下,后來的波被激發,形成了基本粒子。”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就像大海和浪花。”
“基本粒子是浪花,”
“而作用力和場就是無邊無際的大海。”
“大海隨時會產生浪花,而浪花產生自大海。”
【ps:
新的物理體系開始輸出,
有些地方需要思考修正一下,
第二章明天中午之前爭取出來。
只能說很牛逼。
這場談話結束之后,會更牛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