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講,
在宇宙大爆炸之后,
釋放出的無數單位波組成的宇宙,
就像是無數水分子形成的浩瀚大海,
理想狀態下,它應當是一個平靜流淌的海面,
但因為水波具有一定的波動性,
所以波峰的干涉疊加,
讓本來平靜流淌的海面,出現了一些不太平靜的浪花,
對于宇宙而言,這些浪花就是浩瀚宇宙中的星系、星辰。
葉老若有所思道:“按照你這個類比的話,浪花中的水分子,就是基本粒子,平靜流淌的海面中的水分子,就是作用力和場。”
“但海洋有一個問題,就是他的各種現象,除了自身的波動之外,還有引力和磁場的影響。”
“如果摒除一切外力,它或許應該靜止。”
雖然顧然舉的例子很直觀,
但問題在于地球上的洋流受著諸多外力作用,
因為這個邏輯漏洞的存在,很難從海洋推及宇宙。
葉老接著說道:“或許宇宙經歷過類似‘大爆炸’的事件,給‘水分子’提供了初始力,”
“根據牛頓定律,他或許是勻速直線運動,或許是勻減速運動。”
“但事實是根據觀察,宇宙仍舊在加速膨脹。”
按照正常的物理學,爆炸之后產生的沖擊波,
一般來說在爆炸的那一瞬間,速度最快,
然后受空氣阻力的影響,越來越慢,最后消失不見。
而對于宇宙模型,
按理來說,在宇宙大爆炸的那一瞬間,不管是單位波還是基本弦,或許是以光速釋放了出去,
如果說有阻力影響,那它應該是一個速度逐漸變慢的過程,而宇宙膨脹的速度,也應該越來越慢,
哪怕說沒有阻力,那它也應該是一個勻速膨脹的過程,始終以光速膨脹。
但根據天體物理學家的研究發現,星系之間的遠離速度,并不是勻速或者減速,
而是一個加速過程。
也就意味著,宇宙正在加速膨脹。
在葉老的質疑之下,顧然又繼續思考了起來。
這個難題倒并不讓他感到懊惱,
反而讓他更加興奮了起來。
他之所以來找葉老,目的就是為了不斷的發現猜想中的漏洞,從而完成理論上的修正,
而葉老也確實,總能給他出一些抓耳撓腮的問題。
減速,或者勻速,
這些都好解釋。
因為在物理世界中,萬事萬物似乎都是在周而復始的重復著從運動到靜止的過程,
人類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消耗或轉換能量和勢能的過程,
能量不會憑空產生,已經成了約定俗成的常識。
而宇宙加速膨脹之所以很難被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