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意味著宇宙整體的能量并非平衡,似乎是在不斷增加的。
否則沒有外部作用力和能量的補充,又該怎么解釋它的加速。
就像攤面餅,一攤面汁潑在烙鍋上,面汁向四周蔓延的速度總會是越來越慢的,
而想要加速攤平在整個鍋底,需要人為的用鏟子去向四周波動。
那對于宇宙而言,難道也有這么一個“鏟子”?
顧然思索了半晌,似乎怎么也無法通過物理角度進行解釋。
一個小小的加速問題,讓他再一次陷入了邏輯悖論之中。
葉老只是安靜的在一旁等待著,
這個問題已經觸及宇宙的底層邏輯。
目前物理界的猜想主要有幾種,
要么拿出了毫無根據的宇宙學常數,強行給了宇宙一個加速度,
要么把問題拋給毫不了解的暗物質或者暗能量……
但這些猜想,都無法說服他。
“為什么宇宙大爆炸之后,單位波是勻速或者減速運動?”
顧然一邊思索著,接著喃喃說道:“我們或許從一開始就錯了。”
“假設一個光滑平面,一個小球a碰撞到另外一個小球b之后,我們知道小球b會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我們拿我們所看到的爆炸來分析宇宙,那么勻速或者減速都是有可能的,”
“因為爆炸產生的動能,在短時間內給物質賦予了一個速度,然后這個物質以這個速度被釋放了出去,有阻力就是減速運動,沒有阻力就是勻速運動。”
“但實際上,在勻速之前,物質從0到擁有初速度,是有一個加速過程的,”
“只是因為相互作用力的傳遞速度太快,所以我們將加速的過程忽略了而已。”
顧然說著,緊接著腦海中的思路也就越發清晰了起來:
“那么小球a撞到小球b,因為作用時間忽略不計,那怎么求出來小球b的速度?”
“最常用的就是動量守恒。”
“而使用動量守恒有一個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小球b要有質量。”
顧然仿佛驟然間在黑暗的迷宮中找到了光亮:“但問題在于,單位波或者說基本弦,本身是沒有質量的。”
“也就是說,在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它的速度是無窮大。”
“或者說對于最初釋放的單位波而言,它們不存在速度,而是在釋放的那一刻,最初的宇宙便已經形成。”
葉知寒聽到顧然的猜想,也是對他的大膽設想感到驚訝:“你的意思是在宇宙大爆炸的瞬間,宇宙就已經形成?”
顧然點點頭:“就像是千層餅,這最下面的第一層餅,就是這個宇宙的基本物理法則,”
“而隨后釋放的單位波,在這層餅上運動的時候,由于頻率、振幅相互干涉,從而不斷被激發,形成了強子、輕子、傳播子等基本粒子,”
“在第n層餅之后,無數的基本粒子開始形成物質、塵埃、星辰和星系。”
葉老對這個千層餅的理論感到很是新奇和有趣:“那還有一個問題,光速呢,如果單位波是無窮大或者說是瞬時的,那作為宇宙的一個基礎參數光速不變且有一個固定數值該怎么解釋?”
顧然胸有成竹道:“光速是人為定義的,描述的是光一秒走了多少距離。”
“那假如光子也是單位波的激發態,”
顧然埋頭在本子上畫了一個波形圖:“假定這個波形圖就是單位波的示意圖。”
他又用筆尖指著兩個波峰:“這兩個波峰之間的時間是一個周期t,這兩個波峰之間的距離是一個波長λ。”
“假如光子只會在波峰上由干涉產生,那就意味著在一個周期t中,光子移動的距離是λ,”
“光速就是單位波的波長除以單位波的一個周期,自然也是固定的。”</p>